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虽然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十分广泛,但真正意义上实现基础转化到临床者极少。1986年,Murry等[1]提出,预先给予一个器官短暂非致死性的轻度缺血处理后,会对以后致死性的缺血产生耐受,称之为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1993年,Przyklenk等[2]报道了一个器官的短暂缺血会诱导另一器官的缺血耐受,称之为远隔器官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通过对远隔脏器或组织行短暂、非致死性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从而使被保护脏器能够耐受之后较长时间IR损伤,这是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在临床操作中, RIPC易于掌握,可控性强,操作简便,临床运用前景广泛。笔者将RIPC的实施方式、对组织器官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65-269,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60102)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金(首发2011-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