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元人才需求背景下提升院校育人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我们需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历史背景,在全面分析当前院校育人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树立育人理念、创新办学思想、适应社会需求、特色化育人模式等方面,探讨提升院校育人质量的方法途径。
作者
吴向东
李彦路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出处
《大学教育》
2014年第9期110-111,共2页
University Education
关键词
多元化
院校教育
质量
研究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周满生.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措施[J]
.中国高教研究,2005(5):4-6.
被引量:35
2
叶欣如.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景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1(23).
3
张忠华.
对高校定位研究的再思考[J]
.高教探索,2010(5):46-49.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阙斌.
中心城市本科高校的定位与分类指导探讨[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6):46-49.
被引量:5
2
和震.
关于市属高校定位问题的理论探讨[J]
.焦作大学学报,2000,14(4):1-3.
被引量:2
3
王义遒.
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
.中国高教研究,2005(3):3-6.
被引量:46
4
黄继平,巫丽君.
高校定位中的政府权责问题[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25-27.
被引量:5
5
张耀萍,袁建辉.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定位混乱的文化因素透视[J]
.大学教育科学,2005(6):73-76.
被引量:21
6
陈厚丰.
高校定位:自生秩序与分类引导有机结合——兼与邓耀彩博士商榷[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6):55-60.
被引量:27
7
何超.
高校定位与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2):45-48.
被引量:14
8
上官剑.
高校定位中的错位与越位[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4):18-20.
被引量:7
9
邹红.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省属地方高校的定位问题[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8-10.
被引量:3
10
[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9.
共引文献
48
1
李媛媛.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9(2):11-13.
2
黄陈跃.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
.吉林教育(教研),2010(7):31-32.
3
潘力,张俊良,戴珊珊.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相应投资融资制度改进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8):306-308.
被引量:1
4
从沛杰.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学生资助体系的目标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4):237-238.
5
李创.
普通高等学校扩建的经济学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3):23-27.
被引量:1
6
李创.
普通高等学校扩建的风险分析[J]
.辽宁教育研究,2006(5):36-38.
7
缪保爱.
论社会转型体制下的高校学生保障[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310-313.
被引量:3
8
石义林.
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导向功能[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5):266-267.
9
李创.
高等学校扩建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8):27-29.
被引量:1
10
李斯杰.
地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问题之我见[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4(3):20-2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
1
任志涛,王建廷,张睿,郝鹏,潘辉.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构建[J]
.大学教育,2014(10):18-19.
被引量:7
2
牛海侠.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以安徽三联学院交通工程学院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8):233-235.
被引量:2
3
华沙,樊德平.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用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
.大学教育,2016(10):52-54.
被引量:2
4
吴宏岐,李银兴,韩玉强,李小斌.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大学教育,2016(7):20-22.
被引量:5
5
陈慧,陈敏.
关于综合性大学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考与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2):19-23.
被引量:215
6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3):1-6.
被引量:3234
7
夏建国,赵军.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3):15-19.
被引量:517
8
梁快,胡顺仁,李双,郑大青,刘伟.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6):110-111.
被引量:14
9
施晓秋,赵燕,李校堃.
融合、开放、自适应的地方院校新工科体系建设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4):10-15.
被引量:182
引证文献
1
1
王兴,周金霞,秦晓鹏.
新工科实践中多主体协同育人新模式的构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5-10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代治国,王斌,张磊,何丽丽,张海燕.
基于“新工科”背景的产学研教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建构[J]
.知识窗(教师版),2022(9):123-125.
2
洪宝棣,李海军,罗瑞军.
发电厂电气虚拟仿真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实践[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4):44-47.
被引量:2
3
罗会,李聚霞,张素芬,王军,吴国华,张曜玮,左文静.
基于新工科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教学实践[J]
.电子技术(上海),2020,49(8):184-185.
4
刘利利,王娟.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
.三峡高教研究,2019,0(1):8-11.
被引量:1
5
郭媛,敬世伟,魏连锁,刘省非,张剑飞.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2019,39(6):85-88.
被引量:22
6
周珂,王首军,夏自祥.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初探[J]
.济宁学院学报,2020,41(5):41-45.
被引量:6
7
江敏,肖顺文,陆晓燕,杨湲.
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J]
.软件,2021,42(2):15-17.
被引量:3
8
袁静,陈宗涛,徐刚,梅华平,熊巍,杨义,朱炜烨.
基于新工科的地方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智能制造实践教学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2021(4):193-195.
被引量:2
9
胡政权,聂祥飞.
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探究[J]
.三峡高教研究,2022(2):5-8.
1
王媛.
多元人才的摇篮——山西省晋中新世纪书院小学部掠影[J]
.小学生,2011(2).
2
李丽.
ESP教学在理工院校的可行性——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8):133-134.
3
多元人才的摇篮——山西省晋中新世纪书院小学部掠影[J]
.小学生,2013(5).
4
马放奇.
职业需求背景下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设置[J]
.知识窗(教师版),2016(24):89-89.
5
蒋乃平.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育人的重要形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21):147-149.
被引量:12
6
王洪涛.
发挥语文教学在高职育人中的重要作用[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2):105-107.
7
王媛.
多元人才的摇篮——山西省晋中新世纪书院小学部掠影[J]
.小学生,2015,0(5).
8
王莹.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模式的协调[J]
.科技资讯,2013,11(26):173-173.
被引量:1
9
刘琼华.
高校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9(6):36-38.
被引量:3
10
孙巧丽.
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
.中国成人教育,2005(9):62-63.
被引量:2
大学教育
201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