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科技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日本的产学研协作初探
被引量:11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Speeding up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 Analysis of Japan's Industrial-Educational-Scientific Cooperation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5-77,共13页
Japanese Studies
同被引文献81
1 张希胜,曾令奇.产学研合作政策与立法的制约瓶颈及对策建议[J] .中国西部科技,2006(36):94-94. 被引量:4
2 侯庆轩.日本的大学新产业培育制度与产学官合作[J] .东北亚论坛,2001,10(3):53-56. 被引量:2
3 祝淑春.从日本产学合作制度看我国科研体制改革[J] .日本研究,2001(2):13-18. 被引量:5
4 张锁柱.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途径[J] .日本问题研究,1999,13(4):17-22. 被引量:20
5 袁韶莹,杨瑰珍.日本政府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事业的发展[J] .外国教育研究,1999(1):19-22. 被引量:21
6 聂长顺.日本产学合作的基础、现状及发展动向[J] .日本问题研究,1997,11(1):56-60. 被引量:2
7 廖宗明.试论日本高校的“产学合作”[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4,16(1):117-122. 被引量:3
8 李波.日本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其启示[J] .河西学院学报,2004,20(4):87-89. 被引量:13
9 连淑能.牛津、剑桥的传统[J] .中国大学教学,2000(1):45-46. 被引量:10
10 陆素菊.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出路——透视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策选择[J] .江苏高教,2005(1):127-130.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11
1 赵京波,张屹山.日本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启示[J] .中国科技财富,2012(5):70-72. 被引量:1
2 骆莉.日本文化立国战略推动下的文化产业发展[J] .东南亚研究,2006(2):42-45. 被引量:20
3 刘彦.日本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制度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2):36-42. 被引量:36
4 黄璐.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发展类型探析[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3(6):16-17. 被引量:4
5 潘铁,柳卸林.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合作开发的启示[J] .科学学研究,2007,25(A02):337-344. 被引量:24
6 丁恒龙,江玉芹.企业家精神在战后日本技术赶超中的作用及启示[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49-52. 被引量:2
7 苟露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基于国外大学带城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2014(7):8-9. 被引量:1
8 郑军,赵娜.中日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 .大理大学学报,2019,4(1):111-117. 被引量:2
9 王妍妍,王志蔚.产学合作:日本经济界的自觉推进与启示[J] .职业教育研究,2020,0(1):91-96. 被引量:2
10 张同建,王敏,常光辉.日本产学研发展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20,38(4):157-16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99
1 赵京波,张屹山.日本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启示[J] .中国科技财富,2012(5):70-72. 被引量:1
2 盖锐,余杨.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09(S1):45-49. 被引量:15
3 王薇,柴晶,姚方杰.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模式及特征[J] .黑龙江史志,2014(9):396-397. 被引量:2
4 陈昭锋.国外高校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社会化模式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8(2):44-48. 被引量:13
5 郭劲丹.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价值链[J] .企业技术开发,2008,27(3):62-64.
6 黄兴宏.文化产业发展与商业银行对策——以河南省为例[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9):46-48.
7 段建军.日本大学—产业合作模式分析及其借鉴意义[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8(6):51-55. 被引量:2
8 蒋敏,陈昭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资源集聚模式[J] .生产力研究,2009(3):147-148. 被引量:10
9 陈昭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企业路径——具有竞争优势的深圳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分析[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108-115. 被引量:4
10 侯祥鹏.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基于流程的分析框架[J] .现代经济探讨,2009(11):48-52. 被引量:9
1 张嵎喆,蒋云飞.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内涵和国外实践[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30(5):59-64. 被引量:11
2 舒志彪,傅联丰,彭颢舒.中国科学院以院地合作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J] .科学.经济.社会,2009,27(3):120-123. 被引量:1
3 邵虞.韩国未来10年重点推进的12项产业技术[J] .电子产品世界,2005,12(05A):42-42.
4 澳大利亚让税鼓励技术创新[J] .领导决策信息,1999,0(35):25-25.
5 姜妮.“危废联盟”唱响行业好声音[J] .环境经济,2013(1):88-88.
6 于磊.第二届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民间高层论坛在京举办[J] .中国经贸,2012(11):96-96.
7 王成军,王德应.产学官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述评[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5):80-83. 被引量:3
8 王成军,王德应.产学官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述评[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3-98. 被引量:1
9 赵明.下世纪怎样增强综合国力中科院提出实施对策[J] .当代法学,1999,13(5):75-75.
10 西安黑牛机械靠科技创新“破茧化蝶”[J] .中国包装,2008,28(5):113-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