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世纪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兼论适应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教育理念及其实践
被引量:4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01年第2期5-10,共6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同被引文献7
-
1杨峻,刘亚军.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2):5-12. 被引量:39
-
2黄娅雯.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育改革[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4,20(S1):372-374. 被引量:4
-
3[美]马丁·特罗.从精英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
4刘秀琼.2006年度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的访谈记录整理.,..
-
5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6-10. 被引量:511
-
6陈至立.加快教育发展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3-7. 被引量:16
-
7李定仁,刘旭东.教学评价的世纪反思与前瞻[J].教育研究,2001,22(2):44-49. 被引量:119
二级引证文献29
-
1辛颖,薛伟,王立海,董希斌.森林工程涉外森林开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9-12. 被引量:11
-
2胡金玉.管理学教学中采用引导性教学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9,0(20):191-191. 被引量:1
-
3薛文平.学校德育的新途径:网络德育[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6(2):44-46. 被引量:9
-
4王之国.构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6):55-56. 被引量:3
-
5何艳丽,周红雷.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303-304.
-
6王之国,刘青.提高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2):38-39. 被引量:1
-
7代君.网络对高校德育教育的机遇及挑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5):190-192. 被引量:2
-
8王敏.提升高校教师素质 努力培养创新人才[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6):18-19.
-
9吴绍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2):31-34. 被引量:49
-
10王之国.论赛伯空间影响学生品质形成的心理因素[J].商情,2010(14):68-68.
-
1王致诚.未来50年宇宙之旅[J].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9(8):4-6.
-
2刘世参.关于学院发展的几点思考[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1996,10(4):4-8.
-
3秦和.对提升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水平的认识[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B09):99-101.
-
4罗迎风.生活中的概率[J].中学生百科(高中语数外),2009(3):40-41.
-
5李建锋.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4(24):165-165.
-
6董蕾,郑晓艳.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6):53-54. 被引量:4
-
7石文韬.浅谈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J].青年时代,2016,0(7):30-30. 被引量:1
-
8黄建如.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应社会发展之需——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7):44-46. 被引量:7
-
9陶月仙.当代我国教育哲学研究的态势及其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0(5):95-97.
-
10周倩.从含苞待放到万紫千红——我国高校科技改革开放30年回眸[J].科学学研究,2008,26(S2):247-25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