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生稻几个生态生理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再生稻在我国有长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开始种植。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杂交再生稻的出现,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从而面积逐年扩大,到1990年,全国约有再生稻面积600多万亩,而且展现了广阔的前景。湖北省是再生稻的主要产区之一,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尽管有关再生稻的栽培生理及相应的栽培技术,前人早已有过大量的研究结果,但在实践中,杂交稻(包括某些再生力强的矮秆高产品种)
作者
唐祖荫
张征兰
机构地区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1年第5期1-5,共5页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生态
生理
分类号
S51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0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20
同被引文献
270
1
江时杰.
“399”在我省水稻等作物上示范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5(7):109-109.
被引量:1
2
刘国华,邓化冰,陈立云,肖应辉,唐文邦.
中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品质比较研究[J]
.杂交水稻,2002,17(1):45-47.
被引量:31
3
李伟,屠乃美.
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2,16(S1):235-239.
被引量:9
4
易镇邪,屠乃美.
再生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2,16(S1):230-234.
被引量:20
5
姜照伟,卓传营,林文,郑景生,李义珍.
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2002,20(2):8-9.
被引量:13
6
郑荣和.
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04,22(2):21-22.
被引量:5
7
李义珍,黄育民,陈子聪,蔡亚港,黄海明.
再生稻丰产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1991,11(1):1-12.
被引量:35
8
张桂莲,屠乃美,张顺堂.
喷施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4,24(5):26-26.
被引量:11
9
易镇邪,屠乃美,陈平平.
培矮64S系列杂交稻组合再生特性研究[J]
.杂交水稻,2004,19(6):55-59.
被引量:12
10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
水稻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3,14(3):47-53.
被引量:68
引证文献
21
1
李伟,屠乃美.
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2,16(S1):235-239.
被引量:9
2
易镇邪,屠乃美.
再生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2,16(S1):230-234.
被引量:20
3
易镇邪,屠乃美,陈平平.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根系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05,20(1):56-59.
被引量:20
4
易镇邪,屠乃美,陈平平.
杂交稻新组合再生稻头季及再生季源库特征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3):243-248.
被引量:26
5
沈圣泉,薛庆中,严菊强,张能义.
早粳稻及其再生稻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3):274-278.
被引量:1
6
蔡志刚.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5-77.
被引量:47
7
刘爱中,邹冬生,周文新,梁养贤,刘飞.
再生稻源库关系研究现状与展望[J]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2):1-4.
被引量:4
8
刘爱中,邹冬生,屠乃美,周文新,易镇邪,梁养贤.
再生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源库特性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4):526-529.
9
周文新,易镇邪,屠乃美,李合松.
头季稻齐穗期剑叶光合产物分配与再生稻产量的相关性[J]
.核农学报,2008,22(6):860-864.
被引量:7
10
易镇邪,周文新,秦鹏,屠乃美.
再生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源库流特性差异研究[J]
.作物学报,2009,35(1):140-148.
被引量:27
二级引证文献
220
1
叶云.
无为市再生稻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
.基层农技推广,2023(8):131-134.
被引量:4
2
叶云.
杂交早稻“一种双收”的意义及高产栽培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2023(5):83-85.
被引量:2
3
翟中兵,游秋香,张从德,周继永,梅玉敏,柯红进.
再生稻固定厢沟机械一体化旱直播栽培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2020(5):86-88.
被引量:2
4
田泽勤.
再生稻在莫桑比克的栽培实践[J]
.湖北农业科学,2020(S01):278-278.
被引量:1
5
吕宏高.
陆稻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1).
6
王进刚.
杂交稻两优培九在晋江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7(12):3-3.
7
孔祥侠.
浅析棠张镇杂交水稻减产的原因及对策[J]
.农技服务,2007,24(12).
8
伍正志.
不同播期和育苗方法对机插秧苗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07,24(12).
被引量:2
9
胡胜辉,程华九.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对比校正试验应用效果及分析[J]
.农技服务,2007,24(12):57-57.
被引量:5
10
殷爱国,杨波.
缓/控释肥料在低产水稻田上的肥效试验[J]
.农技服务,2007,24(12):58-60.
被引量:2
1
林文才.
杨梅生产中生理性问题与病虫害治理方案探讨[J]
.中国植保导刊,2017,37(2):30-32.
被引量:5
2
安彩泰,罗振华.
温室、网室条件下甘蓝型油菜两个受精生理问题的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1994,25(9):24-25.
3
曾浙荣,赵双宁,台建祥,李培,李青,付勤,高世菊,曹梅林.
北京地区高产小麦冠层形成和结构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3):30-37.
被引量:22
4
周洲.
树体水分状态影响柑桔裂果[J]
.中国果业信息,2016,33(8):53-54.
被引量:2
5
刘二喜,杨朝柱,郑小江,陈勇,牟方贵,赵青华,降巧龙.
花魔芋与湖北贝母一年两熟轮作栽培新模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1):186-191.
被引量:3
6
贾贞,韩天富.
嫁接技术在大豆生理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
.大豆科学,2010,29(1):136-142.
被引量:8
7
张丽婷,王志强,马兴立,彭凌馨,郭瑞盼,王俊哲,刘康,林同保.
植物中锌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8):55-60.
被引量:13
8
姬十三.
秃顶那些事[J]
.时代发现,2012(11):79-79.
湖北农业科学
199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