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职工持股:西方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概述了西方职工持股计划(ESOPs)及我国股份制企业已经实施的内部职工股制度。通过对西方规范的ESOPs的分析,我们认为,重建我国企业内部职工持股制度,可以发挥职工持股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以及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
顾士明
周春平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扬州大学商学院
出处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61-66,共6页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 BMJ )
关键词
职工持股计划
中国
职工股制度
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
治理结构
西方国家
股份制企业
分类号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1
证券市场周刊,1997,.
2
陈宝敏,唐新林,郑江淮.
中国企业职工持股制度的运作框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20(3):26-28.
被引量:5
3
大卫·P·艾勒曼.《民士的公司制》[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14;119.
4
玛格丽特·M·布莱尔.《所的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70~271.275.
5
剧锦文.
员工持股计划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J]
.管理世界,2000,16(6):85-92.
被引量:46
6
王晋斌,李振仲.
内部职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对西方和我国企业案例的考察[J]
.经济研究,1998,33(5):65-72.
被引量:63
7
中国经营报[N],2000.11-02-15:1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剧锦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产业分布与产业重组(1979—1996)[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3):67-76.
被引量:4
2
剧锦文.
国有企业改革十大事件[J]
.港澳经济,1999(9):22-2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7
1
戴子月.
员工持股、行业特征和财务绩效——基于大型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
.投资研究,2022,41(3):147-158.
2
曹越,辛红霞,孙丽.
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否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基于“国企混改”背景[J]
.会计研究,2022(11):118-138.
被引量:10
3
曹春方,蔡贵龙.
知识经济时代员工持股与企业价值——员工持股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证据[J]
.管理科学学报,2023,26(9):41-62.
被引量:3
4
郑志刚,雍红艳,黄继承.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动机:激励还是防御[J]
.中国工业经济,2021(3):118-136.
被引量:54
5
王琛,赵文绪.
对员工持股计划的思考[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58-62.
被引量:2
6
张伟,王亮亮.
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J]
.山东交通科技,2001(4):75-81.
被引量:3
7
马艳,周扬波.
我国劳资利益关系的理论与现状分析[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1):129-143.
8
龙启蒙.
股份公司职工持股的发展方向探讨[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S1):101-102.
9
韩德明.
公司职工股停发后的理论思考[J]
.理论月刊,1999(7):16-19.
被引量:3
10
李德庆,陆三育.
知识经济与法治建设[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8(4):31-35.
同被引文献
49
1
高文洁.
西方国家职工持股制度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J]
.生产力研究,2004(1):138-139.
被引量:5
2
陈爱蓓.
企业员工持股制度刍议[J]
.学海,1999(4):94-97.
被引量:1
3
迟福林.
中国:改革决定未来──21世纪初中国经济改革的作用与任务[J]
.开放导报,1999(12):17-18.
被引量:1
4
王天雨.
劳动力产权研究[J]
.学术月刊,1997,29(12):41-44.
被引量:2
5
宁向东,黄垚.
职工持股的理论进展与国际经验[J]
.经济问题,2004(9):36-38.
被引量:1
6
陆春燕.
职工持股计划与劳动力产权的实现[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3):97-99.
被引量:4
7
游旭平,陈刚.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问题研究[J]
.学术论坛,2001,24(6):65-67.
被引量:4
8
王珏.
劳动力产权及其实现[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6):39-44.
被引量:15
9
曹凤岐,刘力.
美国职工持股计划与我国的企业内部职工持股[J]
.管理世界,1995,11(2):87-93.
被引量:23
10
姜首琦.
浅谈员工持股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浙江统计,2006(8):37-3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刘淑芳.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特点与完善措施[J]
.求索,2007(4):68-70.
2
罗丽娟.
我国员工持股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动态,2019(8):60-68.
被引量:1
3
楚金桥.
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启示[J]
.经济经纬,2003,20(1):40-42.
被引量:8
4
邹宏秋.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考察[J]
.北方经贸,2003(1):55-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陈林兴.
民营科技企业股权激励模式比较研究[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4):84-87.
被引量:1
2
任德新,黄国伟.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路径思考[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48-51.
被引量:11
3
夏宁.
论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变迁——奠定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J]
.山东经济,2006,22(3):43-46.
被引量:1
4
冉范生.
美日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比较研究[J]
.商业研究,2006(17):205-208.
被引量:3
5
胡汉祥,韩佳美,杨海芬.
美、德、日公司董事会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2):12-16.
6
杨海芬,胡汉祥,王建中.
美、德、日公司董事会模式的缺陷及改革——兼论当前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模式的选择[J]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112-115.
被引量:4
7
李青.
美、日公司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
.特区经济,2008(2):97-98.
8
郭建鸾.
单双层董事会模式比较与我国董事会模式改进[J]
.经济管理,2008,34(18):22-27.
被引量:7
9
项银仕.
中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分析[J]
.市场周刊,2004,17(11):154-156.
10
张丽娟,李国红,于莹,王馨笛.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及相关建议[J]
.特区经济,2016(6):123-125.
被引量:1
1
师丽虹.
我国职工持股制度发展的探索[J]
.经济师,2005(6):150-151.
2
京张.
德国企业职工参股制度[J]
.重庆改革,2001(7):42-43.
3
王环环.
刍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J]
.财会通讯(上),2008(10):114-115.
被引量:1
4
甘德安,张珊珊.
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SHEMP理论[J]
.科研管理,2005,26(z1):19-27.
被引量:5
5
郭小芳.
ESOPs案例分析[J]
.资本市场,2001(8):50-56.
6
郭小芳.
ESOPs:实际价值及其运作[J]
.上市公司,2001(7):26-30.
7
陈丽华.
当代国际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趋向与我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思考[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6):23-28.
被引量:1
8
王星琪.
通过国企重组实现国有经济布局调整[J]
.党政干部学刊,2000(3):20-23.
9
张海星.
刍议辽宁国有经济布局调整[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5(2):48-50.
10
彭玉琼.
陕西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情况分析[J]
.西部财会,2005(9):30-31.
经济管理
2001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