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和藻毒素处理研究
被引量: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比较了目前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和藻毒素的主要处理工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富营养化水处理的研究方向。
作者
余冉
吕锡武
费治文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出处
《环境导报》
2001年第4期14-16,共3页
Environment Herald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978007)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易污染
藻类
藻毒素处理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4
同被引文献
188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66
参考文献
6
1
尹澄清,兰智文,金维根.
围隔中水华控制实验[J]
.环境科学学报,1989,9(1):95-99.
被引量:12
2
周建平,许建华,杨再高.
梅梁湖原水除藻工艺研究[J]
.给水排水,1997,23(11):22-24.
被引量:8
3
陈宝国.微孔滤网除藻的试验研究.给水净化学术会议论文[M].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委员会,1994,6..
4
李雪梅,杨中艺,简曙光,黄增贤,梁近光.
有效微生物群控制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效应[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1):81-85.
被引量:91
5
李家就,钱望新.
富营养化湖泊水源生物预处理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1992,8(6):4-8.
被引量:35
6
吕锡武,稻森悠平,丁国际.
有毒蓝藻及藻毒素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9,19(2):138-140.
被引量:11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王红兵,朱惠刚.
淡水浮游藻类污染及其毒性[J]
.上海环境科学,1995,14(8):38-41.
被引量:28
2
吴留松,李振高,潘映华,吴胜春,俞慎.
有效微生物群(EM)对几种作物的增产效应[J]
.土壤,1995,27(4):219-221.
被引量:19
3
Xiwu Lu Yuhei Inamori.第32届日本水环境学会大会论文集[M].日本:千叶,1998.155-156.
4
Lu Xiwu,第32届日本水环境学会大会论文集,1998年,155页
5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环境保护国家标准汇编,1995年
6
《全国主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调查研究》课,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2版),1990年
7
金相灿,中国湖泊富营养化,1990年
8
李家就,钱望新.
富营养化湖泊水源生物预处理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1992,8(6):4-8.
被引量:35
共引文献
244
1
麻丽华,向军.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11):930-932.
被引量:1
2
吴定心,杨文静,柯雪佳,张东晓,李程亮,梁运祥.
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控制水华的治理工程试验[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7):150-154.
被引量:17
3
王平,吴晓芙,李科林,胡曰利.
有效微生物群(EM)抑藻效应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3):34-38.
被引量:18
4
杨光俊,郑正,王灿,倪利晓,周涛.
藻毒素的性质及其处理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4):101-103.
被引量:14
5
李寿泉,任秀莲.
利用基因工程菌修复富营养化水体[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27-30.
被引量:3
6
刘河川,张伟,余国忠,黄斌,高平,文吉吉.
铜绿微囊藻对浮游动物生长繁殖的影响[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4):437-439.
被引量:8
7
宋海亮,吕锡武,稻森悠平.
水生植物床预处理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试研究[J]
.给水排水,2004,30(8):8-12.
被引量:11
8
周栋,王瑟澜,杨云,魏宏斌.
景观水体“水华”防治措施[J]
.净水技术,2004,23(5):28-31.
被引量:7
9
尹澄清,兰智文.
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生长限制因素的确定及其应用[J]
.环境化学,1993,12(5):380-386.
被引量:18
10
闫海,邓义敏,邹华,李贤良,叶常明.
降解微囊藻毒素菌种的筛选和活性研究[J]
.环境科学,2004,25(6):49-53.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188
1
万庆洪.
给水工程中藻类的去处方法[J]
.科技经济市场,2006(6).
被引量:3
2
姜欣欣.
浮游植物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改进[J]
.海峡科学,2010(6):134-135.
被引量:6
3
王平,吴晓芙,李科林,胡曰利.
应用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富营养化源水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3):39-43.
被引量:41
4
孙珮石,许晓毅,刘竹仙,李晓梅,毕晓伊.
滇池富营养化水体新型除藻材料的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5):65-66.
被引量:5
5
苑宝玲,陈一萍,郑雪琴,刘会娟,曲久辉.
高铁-光催化氧化协同去除藻毒素的研究[J]
.环境科学,2004,25(5):106-108.
被引量:24
6
冯小刚,卫涛,袁春伟.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污染及其光催化降解的研究进展[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5):705-710.
被引量:11
7
黄廷林,张红亮.
微污染水源水预氧化除藻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2004,30(8):1-5.
被引量:13
8
孙珮石,许晓毅,毕晓伊,李晓梅,李发荣,刘竹仙.
滇池水体除藻材料的除藻作用试验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6):3-6.
被引量:12
9
由文辉.
蓝藻水花的毒性及其生物控制[J]
.生物学通报,1994,29(6):8-8.
被引量:11
10
李勤生,黎尚豪.
溶解固氮蓝藻的细菌[J]
.水生生物学集刊,1981,7(3):377-386.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8
1
沈韵,孙超,孙天锡.
试论湖泊饮用水源环境污染[J]
.污染防治技术,2005,18(2):24-28.
2
孙学习,孙珮石,许晓毅,王洁,毕晓伊,李发荣.
新型除藻剂对滇池含藻水体的除藻效果研究[J]
.贵州环保科技,2005,11(2):14-18.
被引量:1
3
邢丽贞,安莹.
地表水中藻毒素的监测与控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0):165-167.
被引量:2
4
曹向华,刘国勇,王德民,安莹.
地表水中藻毒素的监测与控制研究[J]
.能源研究与信息,2005,21(4):192-196.
5
蒋本超,胡开林,胡晓勇,杨雪.
去藻247对滇池水除藻效果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68-70.
6
丁惠君,彭祺,张维昊,吴小刚,周连凤,方涛.
三种湿生植物对微囊藻的化感作用初步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4):7-10.
被引量:19
7
蔡冬清,柳丹,季程晨,王相勤,余增亮.
磁控改性复配物治理水华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2007,27(5):661-664.
被引量:5
8
李诚,陈迪嘉.
不同预氧化工艺强化处理高温高藻水对比试验研究[J]
.天津建设科技,2008,18(B05):115-117.
被引量:2
9
王祥荣,胡欢,母锐敏,许博,樊正球.
1株铜绿微囊藻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征[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9(1):94-98.
被引量:12
10
王刚,陈杰瑢.
水体藻类污染去除方法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2010,36(9):16-2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聂发辉,张伟.
富营养化水体藻类成因、危害及治理技术[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2):69-72.
被引量:10
2
王玉芝,张汝民,高岩.
冷蒿浸提液对几种饲用植物的化感作用[J]
.中国草地学报,2008,30(2):47-53.
被引量:25
3
陈鸣岳,林萍,胡文鹰,潘晓群,吕淑荣,成俊艳.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效果研究[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2):103-106.
被引量:5
4
翟志军,马欢,李军,蔡冬清,王相勤,吴跃进,姚建铭,余增亮.
巢湖蓝藻产沼气的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84-5085.
被引量:23
5
安静.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综述[J]
.广西轻工业,2008,24(6):96-97.
被引量:10
6
徐乐中,李大鹏.
原位生物膜技术去除水源藻类研究[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39(3):30-32.
被引量:7
7
胡光济,张维昊.
湖泊水华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15(3):36-40.
被引量:5
8
崔莹,徐祖信,尹海龙.
水中藻类污染物及其藻毒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9):12873-12875.
被引量:6
9
王旭,张宏,杜海明,王相勤,余增亮.
高分子复配物磁聚去除淡水藻华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9,35(9):98-100.
被引量:4
10
施国键,乔俊莲,王国强,郭健伟,张普,高乃云.
活化粉煤灰改性壳聚糖絮凝除藻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9):45-48.
被引量:9
1
张继彪,郑正,郭照冰,杨光俊,帖靖喜,江芳.
藻毒素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5):355-358.
被引量:5
2
李家洲.
藻毒素处理工艺研究进展[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22-26.
被引量:1
3
徐文群.
焦化废水处理及其改造浅析[J]
.冶金环境保护,2007(3):46-52.
被引量:1
4
系统集成化水处理工艺介绍[J]
.中国水利,2006(3):68-68.
5
张学礼,季爱玲.
超滤膜在富营养化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J]
.辽宁化工,2011,40(2):148-150.
被引量:2
6
杨文忠.
净化水处理用杀生剂的现状[J]
.水处理信息报导,2007(4):1-4.
7
任志鹏.
移动模块化水处理系统应付水环境突发事件探讨[J]
.上海环境科学,2016,35(3):132-133.
被引量:1
8
章萍.
陶氏进一步优化水处理分销渠道[J]
.中国水利,2015(22):74-74.
9
王玉亭,郭兵兵,曾向东.
泥炭生物过滤器脱除复合恶臭气中的H_2S[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1,32(4):52-55.
被引量:3
环境导报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