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寒热实验研究进展及前瞻 被引量:1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寒热是八纲中重要的两个方面 ,临床辨别疾病的寒热对诊断、治疗、选方用药均很重要 ,为了探索寒热的本质 ,不少人对寒热的动物模型、机理、体质进行了研究 ,然而搁浅已久 ,没有结合基因蛋白组研究 ,难于深入。本文从动物模型 (如寒、热药造模等 )、实验进展 (寒热证、卫气营血等 )、寒热体质 (寒体、热体 )。
出处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号 :30 17112 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 1胡志远,贺福初.蛋白质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26(3):202-205. 被引量:29
  • 2梁月华 谢竹藩.中医寒热本质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79,59(12):705-709.
  • 3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2):30-30.
  • 4黎杏群,李家邦,张海男,朱崇学,金益强,胡随瑜,李学文,张翔,陈泽奇,段成英,刘爱平,梁清华,王勇华,王晓兰.肝火证、肝胆湿热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21(1):34-40. 被引量:29
  • 5梁月华 王昌 等.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交感神经肾上腺及代谢机能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19(1):54-54.
  • 6侯灿.“八纲”病理生理学基础初步探讨[J].中医杂志,1964,(12):460-460.
  • 7李华安.寒热虚实100例:关于辨证客观化指标的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1986,(3):19-19.
  • 8张广宇,谢竹藩.虚寒与虚热证患者血浆皮质醇及其受体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1):664-665. 被引量:21
  • 9梁月华 王晶.电刺激对寒证、热证动物痛阈及惊厥阈值的影响[J].中医杂志,1982,(11):68-68.
  • 10沈映君,王一涛,王家葵,杨奎.解表方药研究的思路与实践[J].中医杂志,1992,33(5):51-53.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梁月华,北京医学院学报,1979年,4期,239页
  • 2金益强,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年,13卷,7期,391页
  • 3陈泽奇,黑龙江中医药,1992年,4卷,12页
  • 4金益强,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年,3期,136页
  • 5团体著者,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987年
  • 6赵伟康,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年,10期,45页
  • 7刘斯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6年,6卷,49页
  • 8翁玉椿,细胞生物学杂志,1985年,7卷,3期,142页
  • 9赵伟康,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年,7期,46页
  • 10李益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3年,2卷,59页

共引文献286

同被引文献171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1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