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49,共3页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参考文献1
-
1.[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2月18日第10版.
同被引文献27
-
1邹斌.大学精神演变与大学文化构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 被引量:2
-
2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54-60. 被引量:42
-
3刘世昌.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纽曼自由教育思想述评[J].长沙大学学报,2005,19(3):103-105. 被引量:6
-
4缪榕楠.19世纪英、法、德三国高等教育政策形成特点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39-41. 被引量:1
-
5史秋衡.高等教育地方化:现实与趋势——评《高等教育地方化——地级城市发展高等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6,27(5):90-91. 被引量:15
-
6甘民,刘海珍.中国大学应尽快走出注入式教育时代[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11):83-85. 被引量:3
-
7普通高等学校发展改革[EB/OL].http://www.edu.cn/list7-627/20060323/t20060323-157073.shtml.
-
8马跃美.美国社区学院的特点及启示[J].继续教育,2007,21(8):59-61. 被引量:4
-
9BRUCE TRUSCOT. Red Brick University [ M ]. London : Penguin Books, 1951:9,26,304.
-
10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EB/OL].http://library.crtvu.edu.cn/sfw/ReadNews.asp?NewslD=5254.
二级引证文献35
-
1张继明.高校的智力服务价值与创业型组织构建——破除高校“五唯”的一个重要向度[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2(2):97-112.
-
2杜才平.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2):104-109. 被引量:29
-
3柳友荣.百校调查:中国“新大学”发展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2,28(1):18-23. 被引量:7
-
4李臣之,熊开明.深化课程改革导论[J].特区教育,2000(3):54-56.
-
5贺金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高教强国进程中的历史使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7-11. 被引量:4
-
6刘晖,顾洁岚.中国经验: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地方化政策与进路[J].高教探索,2013(1):43-48. 被引量:4
-
7李瑞祯.大工程观引入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契机[J].财会通讯(中),2014(4):64-66. 被引量:1
-
8董维春,梁琛琛,刘晓光.从传统到现代的高等农业教育——兼论中国“新农科”教育[J].中国农史,2018,37(6):33-45. 被引量:54
-
9董霁红,许吉仁.矿业特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1):133-138. 被引量:1
-
10朱海林,熊冰.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教育实施方案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4(1):43-45.
-
1王艳玲,史占泓.终身学习背景下的大学理念[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1):56-58. 被引量:2
-
2郑蔚.英国新大学运动与英国高校科研职能的发展[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4):68-70.
-
3刘凡丰.网络时代的大学革命[J].现代大学教育,2002,18(1):60-63. 被引量:3
-
4邹宏美.德国大学科研职能的确立与三次大学改革运动[J].学周刊(中旬),2015(2):216-216.
-
5李伟.浅谈21世纪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J].开封大学学报,2001,15(4):36-39. 被引量:8
-
6王长乐.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基本职能的现状、形成原因及改进思路[J].哈尔滨学院学报,1997,0(4):242-249.
-
7高金祥.试析地方高校的科研职能及其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3):47-48. 被引量:9
-
8王国安.提高科研能力 加强学院建设[J].武警学院学报,1995,11(4):3-6.
-
9周菡.从历史的演变看大学的第二职能[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71-72.
-
10孙忠梅.浅议我国高等院校的职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1(4):80-8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