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体性德育模式探析
被引量:
1
A Probe into the Model of Subjective Moral Educ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传统工具性高校德育模式在新技术革命和素质教育浪潮冲击下出现了种种问题。文章按照方向性、环境性和互动交融的原则,将个性塑造、引导与交流、道德实践和德育学分制有机整合于主体性这个目标的培养上,给出了主体性德育构建的方向。
作者
钱树清
陆俊杰
刘峰
达明莉
机构地区
南通工学院自动化系
出处
《南通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5,共4页
Journal of Nant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校
工具性德育
主体性德育
德育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目标建构的依据[J].思想政治教育,2000,(2).
2
郭志峰.关于德育模式的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1998,(4).
3
徐芃,陈功.
试论德育有效性的条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2):118-120.
被引量:7
4
卢勃.
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探讨——兼谈主体性德育问题[J]
.思想教育研究,2000(4):20-2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张建国.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一种运行机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1):72-7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2
1
徐迎.
从经验走向科学——新时期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文教资料,2008(29):208-210.
2
张冀鹏.
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67-69.
3
李庆.
试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预防[J]
.中州学刊,2005(5):97-99.
被引量:9
4
岳瑞凤.
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3):56-57.
被引量:2
5
尹玉英.
大学德育过程审美文化研究论要[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7):30-33.
被引量:5
6
张冀鹏.
试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预防[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6(2):69-71.
被引量:2
7
蒋菊,李晖.
基于人本主义的德育问题与重构[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2):10-13.
被引量:1
8
胡义月.
网络文化:创新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突破口[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33-35.
被引量:2
9
吴莉,张忠华.
对我国主体性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J]
.湖北社会科学,2010(6):178-181.
被引量:7
10
李琳,周金花.
校园网络:高校主体性德育创新的突破口[J]
.湖北社会科学,2010(7):173-17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1
1
周烁,庄兴忠.
构建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2):55-57.
被引量:4
2
周仁准,张平波.
对主体性德育与灌输问题的思考[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140-141.
被引量:1
3
罗美华,戚明钧.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7):39-41.
被引量:3
4
卢勃.
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探讨——兼谈主体性德育问题[J]
.思想教育研究,2000(4):20-22.
被引量:7
5
罗美华,戚明钧.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改革[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1):87-91.
被引量:6
6
彭忠信,刘放鸣.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的构建[J]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3):119-121.
被引量:4
7
李爱君,段国华.
主体性德育浅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3):99-103.
被引量:5
8
王洪席,郝德永.
主体性道德教育:意蕴与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5):81-83.
被引量:6
9
王崎峰.
试析主体性德育及其教育模式[J]
.天中学刊,2007,22(3):125-126.
被引量:1
10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引证文献
1
1
吴莉,张忠华.
对我国主体性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J]
.湖北社会科学,2010(6):178-18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罗晓红,孙鸣.
高校道德教育的关键:培育学生的道德主体性[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18(6):90-92.
2
姜玲玲.
主体性德育是培养个体道德的必然选择——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92-97.
3
孙玉姣.
论主体性德育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6):54-55.
4
皮淑玲.
对“规范化”德育教学的思考[J]
.科学咨询,2013(45):63-64.
5
马亚静.
论主体性德育[J]
.中国电力教育,2002(1):32-36.
被引量:11
6
曹红梅.
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构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6,0(8):20-22.
被引量:2
7
王亚晶.
主体德育范式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机制构建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20,0(2):50-55.
1
孙玉姣.
论主体性德育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6):54-55.
2
朱冉冉,杨文艳.
浅谈如何使大学的道德教育行之有效[J]
.科教文汇,2008(13):23-23.
被引量:1
3
朱慧,梁红.
主体性德育与大学德育的有效性[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5):157-158.
被引量:3
4
蒋业华.
德育过程中的情感陶冶[J]
.高教论坛,2004(3):68-70.
被引量:2
5
孙秀玲.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理念与特征[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1):153-157.
被引量:1
6
王慧娟.
高校学生道德需求在德育中的核心地位[J]
.科教导刊,2010(6):117-118.
7
张红梅.
关注生命成长 实现互动交融[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7):61-61.
8
骆德安.
主体性德育模式在民办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J]
.才智,2016,0(25):195-195.
9
张志红.
德育教育艺术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8B):265-266.
10
毛雁.
浅析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构建[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3):101-101.
被引量:1
南通工学院学报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