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14,共2页
Enterprise Economy
参考文献2
-
1<温州统计年鉴>200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
2胡成中:<浅谈"德力西现象"与"新温州模式">转引中国民营企业网(www.mycn.com.cn).
同被引文献18
-
1方芳.民营企业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62-65. 被引量:1
-
2郑风田,胡明,赵淑芳.全球化竞争、行业协会治理与中小企业簇群成长——温州打火机产业簇群个案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0(1):78-85. 被引量:12
-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温州模式”的转型与发展——“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6):51-59. 被引量:16
-
4黛薇.未来三十年中国民营企业的路该怎么走——美国华商会副会长林光访谈[J].海内与海外,2007(4):23-26. 被引量:1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Z].,.第12页.
-
6.《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Z].,.第19页.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册[Z].,.第210页.
-
8.《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Z].,.第107页.
-
9.《怎样看待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计算机南方网,.
-
10胡飞航.“温州模式”的演化与“新温州模式”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7(1):73-74.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12
-
1朱平.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对现代企业家成长的影响[J].企业经济,2005,24(1):105-107.
-
2徐烁然.“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与“江浙模式”的比较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2008,6(2):74-75. 被引量:3
-
3张芝露,黄铂.从温州模式及其转变来看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应对贸易壁垒[J].现代企业文化,2008(32):62-63.
-
4何菁,吕康娟.新温州模式和新苏州模式的趋同[J].管理观察,2009(15):27-28. 被引量:1
-
5吴双.新旧温州模式演化发展的比较研究[J].理论与当代,2010(1):33-35. 被引量:3
-
6潘春阳.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的多重均衡一个“连接博弈-制度互补”的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情况,2011(5):31-36. 被引量:1
-
7张勤朴.学会专职干部素质刍议[J].福建图书馆学刊(内刊),1999(4):34-34.
-
8吴林芳,姚萍,聂康才.基于GIS的浙南镇村空间分析与优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1,29(12):27-32. 被引量:1
-
9唐辉音.温州模式的演化进程及未来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2012(8):54-56. 被引量:1
-
10艾菁,施展专.新形势下温州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才智,2008,0(10):136-138.
-
1周东梅.“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的对比研究[J].特区经济,2009(11):45-47. 被引量:2
-
2姚和平.“新温州模式”代表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取向[J].中国机电工业,2000(17):35-35.
-
3陈湘舸,包松.新温州模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J].探索,2005(2):103-107. 被引量:2
-
4吴双.新旧温州模式演化发展的比较研究[J].理论与当代,2010(1):33-35. 被引量:3
-
5胡启才.新温州模式的特点及优势[J].金融教育研究,2007,21(3):68-69.
-
6周德文.诠释“新温州模式”[J].政策瞭望,2003,0(6):36-37. 被引量:2
-
7张明.从“德力西现象”看“新温州模式”[J].新企业,2000(10):8-8. 被引量:1
-
8王芳芳.温州模式的重构[J].北方经济,2007(7):49-50.
-
9江洪.温州模式对温州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当代经济,2007,24(06X):80-81. 被引量:6
-
10胡飞航.“温州模式”的演化与“新温州模式”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7(1):73-74.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