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4,共2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参考文献9
1 金敬红.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35-137. 被引量:26
2 张美芳.编译的理论与实践——用功能翻译理论分析编译实例[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2):95-98. 被引量:58
3 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 .中国翻译,2003,24(4):3-8. 被引量:210
4 陈明瑶.浅论英语新闻编译加工[J] .中国翻译,2001,22(5):33-35. 被引量:54
5 王涛.编译标准初探[J] .上海科技翻译,2000(4):15-17. 被引量:12
6 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1):21-27. 被引量:193
7 张国良.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出版社,2003.
9 黄忠廉.变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二级参考文献33
1 [1]Robinson D. Translation and empire[M].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13-14,115.
2 [3]Phillipson R. Linguistic imperialis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49.
3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 Nida, E. A. &C.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rnslation[M]. Leiden: E. J.Brill,1969.
5 Nord, Christiane.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M]. Amsterdam: Rodopi, 1991.
6 Nord, Christi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 M ].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7 Shuttleworth, M. & M.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8 Sperber, Dan. &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6.
9 Vinay, J. P. & J. Darbelnet. 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 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 [ M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uan C. Sager & M. J. Hamel.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58/1995.
10 .中国翻译词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527
1 乔惠琳.论提高批评性报道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 .新闻传播,2019,0(21):87-88.
2 赖文斌.流行直到海之东:陈荣捷《北溪字义》英译的朱子学术语建构[J] .朱子学研究,2022(1):185-199.
3 原蓉,王佳宇.2022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 .话语研究论丛,2023(1):155-171. 被引量:1
4 李艳.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与翻译技巧[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243-244. 被引量:15
5 周红民.社会与翻译[J] .上海翻译,2005(S1):28-32. 被引量:3
6 任荣.从英汉新词看语言中的经济渗透现象[J] .嘉应学院学报,2004,22(1):111-114.
7 吴梦启.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文本研究系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S2):58-62. 被引量:9
8 张永中,杨春燕,夏方耘.编译微观策略系统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5):140-144. 被引量:2
9 许丽娜.从批评性语篇分析角度浅析现代商业广告[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S1):136-139.
10 肖丽.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文学翻译——对小说《饥饿的女儿》书名英译的个案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2):120-12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52
1 周志忍.公共悖论及其理论阐释[J] .政治学研究,1999(2):9-15. 被引量:47
2 叶之红,李韧竹,曾天山,汪明.调整教育政策促进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 .教育研究,1996,17(12):14-22. 被引量:6
3 费重阳.职业教育路在何方[J] .职业技术教育,1999,20(9):24-27. 被引量:7
4 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15. 被引量:144
5 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24. 被引量:89
6 苏君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策略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05(12):8-11. 被引量:12
7 傅伟永.中职机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5):12-14. 被引量:8
8 卜广庆.责任政府:理想与现实的两维透视[J] .江海学刊,2006(5):216-220. 被引量:8
9 Center for Educational Policy Analysis of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J] .教育研究,2007,28(2):3-11. 被引量:75
10 李政.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2007(6):24-2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9
1 孔晶晶.精专业 宽技能——形象设计专业整体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中等职业教育,2008(20):8-11. 被引量:2
2 龚美君,许桂芳.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政策透视[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6-8. 被引量:5
3 黄娟.新形势下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若干建议[J] .中国电力教育,2008(12):46-47. 被引量:2
4 姜欣.城镇化中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策略[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3(3):21-22.
5 田汉族,戚瑜杰.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及其限度[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5):70-77. 被引量:4
6 张兴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误区及其矫正[J] .教育发展研究,2003,23(1):21-25. 被引量:1
7 张兴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误区及其矫正[J] .中国教育学刊,2003(2):8-11. 被引量:5
8 肖远军.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构想[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5):28-31. 被引量:16
9 朱晓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观[J]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10):5-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39
1 贾琪华.略论“大职教”背景下的政府统筹[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S1):18-21.
2 舒亚玲.浅析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9):131-132.
3 林丹.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症结何在[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4(8):3-6.
4 张效珍.校内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宁波市校内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6(3):18-21.
5 马岩,冯磊.刍议基础教育的均衡性与高等教育的公平性[J] .理论界,2004(5):180-181. 被引量:3
6 李方遒,曹流俭.略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与农民素质的提高[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99-101.
7 龚美君,许桂芳.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政策透视[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6-8. 被引量:5
8 张筱良.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河南视角[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2):9-13. 被引量:7
9 陈巍.实现青海藏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113-115. 被引量:5
10 杨秉翰,刘畅.日本中小学建设标准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2):129-134. 被引量:7
1 韩贵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 .基础教育参考,2007(10):46-49.
2 高潇潇.教育信息化如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J] .中国远程教育,2011(24):40-42.
3 何红梅.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 .宁夏教育,2010(12):19-20.
4 毛加和.学校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础 教师素质提高是学生减负的保障[J] .文教资料,2008(7):84-85.
5 丁伟.论师资和教学质量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6,0(8):6-6.
6 马小强.尝试以学校增值评价推进教育公平[J] .山东教育,2007(3):60-61. 被引量:3
7 陈良玉.对数字示范校引领其他学校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4(2):60-63.
8 刘力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8):54-55. 被引量:1
9 王维强,郝明玉.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103-104. 被引量:1
10 符礼科.警惕变了味的校长“小圈子”[J] .河北教育(综合版),2016,0(12):3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