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
参考文献9
1 贾士荣.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及食品安全性[J] .生物工程进展,1997,17(6):37-42. 被引量:100
2 李尉民,岳宁,夏红民.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风险与管理[J] .生物技术通报,2000,16(4):41-44. 被引量:32
3 程志强,陈旭君,郭泽建,李德葆.转基因植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安全性评价[J] .生命科学,2002,14(1):14-16. 被引量:21
4 晓钟.来自转基因植物的食品的变态反应性评估[J] .生物技术通报,1997,13(2):55-55. 被引量:1
5 钱迎倩.转基因作物的利弊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1999,15(5):7-11. 被引量:97
6 贾士荣.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性[J] .生物技术通报,1997(1):4-9. 被引量:29
7 胡风庆,李辉,周瑾.加入WTO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J] .生物技术通报,2002,18(1):1-4. 被引量:3
8 王忠华,夏英武.转基因植物中报告基因gus的表达及其安全性评价[J] .生命科学,2000,12(5):207-209. 被引量:15
9 郑云雁,李小芳.转基因食品及其卫生管理(综述)[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8,10(5):36-39.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30
1 贾士荣.转基因植物食品中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1997,30(2):1-15. 被引量:140
2 张江波(译) 索必成(译).贸易走向未来--世界贸易组织概要[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 [1]Jefferson R A.Nature,1989; 342:837-838.
4 [2]Jefferson R A.EMBO J,1987; 6:3901-3907.
5 [3]Hawkesworth G,Draser B S,Hill M J.J Med Microbiol,1971; 4:451-459 .
6 [4]Levvy G A,Marsh C A.Adv Carbohydrate Chem,1959; 14:381-428.
7 [5]Ritz K,Dighton J,Giller K E.Beyond the Biomass:Composition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M].Chichester:Wiley,1994.
8 [6]Kyle J W,Galvin N,Vogler C,et al.β-glucuronidase assay in animal tissue[A].In:Gallagher,S R ed.GUS Protocols:Using the GUS Gene as a Reporter Gene Expression[C].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2:189-203.
9 [7]Alonso E M,Whitington P F,Whitington S H,et al.J Pediatrics,1991; 118:425-430.
10 [8]Ince Z,Coban A,Peker I,et al.Acta Paediatr,1995;84:237-239.
共引文献277
1 于忠娜,孙健,单虎,韩荣伟.奶牛饲料中转基因豆粕检测方法的研究[J] .中国奶牛,2007(S1):47-51.
2 邵宏波,梁宗锁,邵明安.转基因生物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向[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95-200. 被引量:6
3 张占路,薛文通,吴燕民.转基因植物对食品工业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4,25(z1):259-262.
4 杨少辉,张丽娟,马峙英,王静华.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展望[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1-4. 被引量:4
5 王延峰,阎锡海,王润利,宋爱玲.生物技术的生态风险[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2):71-74.
6 张明洲.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2,13(3):235-239. 被引量:1
7 刘雨芳,尤民生.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与评价方法[J] .武夷科学,2002,18(1):46-50. 被引量:5
8 滑娜,陈振飞.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J] .旅行医学科学,2009,15(3):3-6. 被引量:3
9 王婷.转基因食品伦理道德问题[J] .科技风,2009(15).
10 李祥,易自力,蔡能,陈智勇.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及其对策[J] .生命科学研究,2002,6(S2):8-1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99
1 郎志宏,于静娟,朱登云,赵倩,敖光明.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BgLR的克隆及其对提高玉米种子中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作用[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12(5):487-492. 被引量:12
2 李英华,朴建华,卓勤,陈小萍,毛德倩,杨丽琛,杨晓光.Xa21转基因大米对大鼠致畸作用的实验研究[J] .卫生研究,2004,33(6):710-712. 被引量:13
3 王耀东.追问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J] .前沿,2004(12):206-210. 被引量:2
4 李建粤,毛万霞,杨丽君,周根余,刘佳,闫其涛,米东.利用安全性转基因技术导入反义蜡质基因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J] .科学通报,2004,49(24):2556-2561. 被引量:10
5 杨崇良,路兴波,张君亭.世界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研发及其安全性监管Ⅰ.农业转基因生物及产品研发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1):68-71. 被引量:10
6 董延瑜,洪亚辉,任春梅,张学文,刘春林,赵燕,严钦泉,莫爱华,董秀云.外源DNA导入技术在植物分子育种上的应用研究[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4,20(6):513-521. 被引量:17
7 陈少渠,李慧娟.浅谈基因工程疫苗的类型和应用[J] .河南畜牧兽医,2005,26(3):9-10. 被引量:6
8 郑爱珍,单广福.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展望[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2):104-107. 被引量:3
9 起登凤,邹良平,李平,王世全,李双成,张启军,江洪.农杆菌介导法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b401导入水稻[J] .分子植物育种,2005,3(2):195-202. 被引量:11
10 王为民,赵倩,朱登云,于静娟,敖光明.高赖氨酸蛋白质基因和bar基因导入水稻及转基因植株的检测[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12(4):363-36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8
1 侯守礼,王威,顾海英.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意愿支付:来自上海的经验证据[J] .农业技术经济,2004(4):2-9. 被引量:72
2 梁红.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管理[J] .青岛医药卫生,2004,36(6):439-441. 被引量:1
3 地方标准备案通报目录[J] .世界标准信息,2005(7):190-195.
4 叶水英.转基因植物对农业的影响[J] .江西植保,2005,28(4):158-160. 被引量:2
5 张丽娜,陈一资.基因工程技术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4(1):18-20. 被引量:5
6 张昂,陆启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管理对策[J] .粮油加工,2010(4):74-76. 被引量:3
7 李敏,陶传江,张丽英.转基因植物农药的毒理学评价[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1,32(7):24-27.
8 陆长丽,胡小兰,纪丽莲.转基因水稻的蛋白改良和毒理学评价[J] .中国稻米,2012,18(2):22-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4
1 罗娅,张社梅,王立平.消费者质量安全认知对转基因食品购买意愿研究——以转基因大豆油为例[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21(2):1-10. 被引量:2
2 孙琪,李宁,李尚义.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认识与思考[J] .调研世界,2005(6):46-47.
3 钟金传,吴文良,夏友富.转基因大豆发展及中国大豆产业对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4):43-50. 被引量:25
4 侯守礼,顾海英.转基因食品标签管制与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J] .科学学研究,2005,23(4):461-466. 被引量:15
5 刘东英,刘颖.食品安全在食物消费中的角色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05,19(11):38-40. 被引量:8
6 唐浩,段武德,李军民,陈金发.转基因食用植物的食用安全性问题[J] .农业科技管理,2005,24(6):55-58.
7 周玲强,程兴火,周天斌.生态旅游认证产品支付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省四个景区旅游者的实证分析[J] .经济地理,2006,26(1):140-144. 被引量:17
8 胡浩,林礼耀,梁龙明,高正龙,陆佳.现阶段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及购买意愿分析——基于对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J] .消费经济,2006,22(1):44-46. 被引量:28
9 马春艳,柳鹏程.我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及管理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4):506-508. 被引量:6
10 钟甫宁,陈希,叶锡君.转基因食品标签与消费偏好——以南京市超市食用油实际销售数据为例[J] .经济学(季刊),2006,5(4):1311-1318. 被引量:14
1 刘振春.2001~2005年邳州市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校医,2007,21(1):13-13.
2 邹燕,李幼平,雷贞武.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安全性评价[J]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7):71-71. 被引量:2
3 唐建梅,缪国忠,储丽娟,高海英.江阴市2008-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1):922-922. 被引量:2
4 齐美芹.秦皇岛市“小餐桌”卫生现状[J] .中国校医,2007,21(1):53-53. 被引量:1
5 邢丽萍,侯美英,孙嫦梅,孙忠义.冷饮的霉菌污染调查[J] .内蒙古预防医学,1999,24(2):60-60.
6 鲍善芬,赵霖,丛涛.临床锌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及研究进展[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7,18(1):67-69. 被引量:1
7 袁华,沈文秀.《食品卫生法》颁布前后盐都农村冷饮合格率比较[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2(3):433-434.
8 杨高中.中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现状及发展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9):204-204. 被引量:1
9 西南地区医院综合效益评价课题组.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1992,11(10):27-30. 被引量:5
10 侯祺棕,傅有福.工业毒物的安全性评价[J] .工业安全与防尘,1992(1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