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秧苗期积温对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的影响及其在花期早期预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
7
Effect of Temperature during Seedling Stage on Flowering in Hybrid Rice-Seed Production and Its Use in Predicting Flowering in Early Stag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可能引起花期不遇的众多因素中 ,气温变化是不可控因素 ,气温异常是导致大面积杂交水稻制种出现花期不遇的主要原因。回归分析表明 ,气温对水稻播始历期的影响以秧苗期最为明显 ,利用秧苗期日平均积温的变化进行花期早期预测 ,可在亲本可变生长期内进行花期调节 ,有利于提高花期调节效果。
作者
宋世枝
吴良
段斌
金开美
何盛莲
机构地区
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县农业局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14,共3页
Hybrid Rice
关键词
早期预测
应用
杂交水稻
制种
秧苗期积温
花期预测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1
陶用力,刘大锷,文正华.
谈谈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的花期预测与调节[J]
.杂交水稻,1995,10(4):13-15.
被引量:5
2
丁获蛟,蔡壮夫.
水稻发育特性与制种花期相遇的关系[J]
.杂交水稻,2001,16(1):12-14.
被引量:15
3
赵玉莲,马铮,郭国显,宋世枝,卢兆成.
模清规律 信阳地区制种获高产[J]
.杂交水稻,1991(6):19-2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陶用力.籼型“三系”亲本新陈种子的特性应用[J]种子科技,1993(02).
2
田大成,李法生,刘健.
水稻的营养生态特性与花期调节关系的研究[J]
.杂交水稻,1989(S1):71-75.
被引量:6
3
许世觉,潘旺林,许堃.
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J]
.杂交水稻,1991,0(S1):1-54.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20
1
贺立伟,肖层林.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技术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6,20(5):397-400.
被引量:18
2
毛振武,洪立芳.
杂交粳稻京优6号麦茬高产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1997,12(3):37-38.
3
张圣喜,鄢青松,易稳凯,李涛.
制种乐Ⅱ型“920”在Y两优1号制种中的应用研究[J]
.种子,2009,28(8):113-114.
4
奎丽梅,刘晓利,涂建,黄平,严洪斌,杨久,卢义宣.
耐寒两系优质杂交粳稻“云光12号”高产制种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09(5):28-29.
5
廖翠猛,谭志军,邓应德,曹孟飞,周宗岳.
谈谈花期相遇标准[J]
.杂交水稻,1999,14(3):23-24.
被引量:10
6
刘应胜.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预测与调控[J]
.种子,2012,31(11):120-121.
被引量:2
7
马铮,何盛莲,金开美,鲁伟林.
两优培九制种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及高产制种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1,30(4):6-7.
被引量:2
8
宋世枝,马铮,何盛莲,金开美,鲁伟林.
水稻培两优组合制种育性转换的最佳时期和风险估计[J]
.河南农业科学,2001,30(12):4-7.
被引量:2
9
王晓敏,李波,徐小健,陈其敏,唐启源.
影响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异交结实率的因素[J]
.作物研究,2015,29(3):317-320.
被引量:8
10
孙佳丽,彭既明.
水稻强分蘖两系不育系‘明S’农艺性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4):31-3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5
1
鲁伟林,周颖,马铮,金开美,李伯秀,陈筱君.
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在豫南的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8-9.
被引量:1
2
张洪程,戴其根,钟明喜,苏祖芳,黄务涛,陆永泰,孙禧榴,张定琪,何小保,陈再华,许遐祯.
抛栽水稻产量形成及其生态特征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3):39-49.
被引量:59
3
邓锡洪,谢戎,罗光才.
播期及气候因素对两系杂交稻加工品质的影响[J]
.绵阳农专学报,1994,11(4):9-14.
被引量:1
4
黄培劲.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的技术关键[J]
.杂交水稻,1994,9(2):8-9.
被引量:18
5
宋世枝,段斌,何世界.
豫南粳稻高产优质障碍因子与栽培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206-208.
被引量:32
6
王龙,秦德荣,韩逢春,马乃元.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群体质量特征及其调控技术[J]
.杂交水稻,1995,10(6):21-23.
被引量:10
7
王鸿昌,梁克勤,万邦惠,陈雄辉.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的开花习性观察[J]
.杂交水稻,1995,10(3):12-14.
被引量:19
8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J]
.四川农业科技,1996(2):8-9.
被引量:3
9
甘维廉,李文,陈丽璇,张令钊.
福建省水稻品种生育期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农业气象,1996,17(4):1-7.
被引量:9
10
陈小虎,曾习农,黄江青,谢小华,蔡东华,刘青桂,贺才明.
籼型水稻生长发育实效积温的确定及相关性研究[J]
.作物研究,2005,19(3):143-14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石守设,宋世枝,祁玉良.
培矮64S与典型粳稻配组高产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2004,19(6):22-23.
被引量:2
2
袁继超,杨世民,王明田,吴永诚,朱庆森,杨建昌.
攀西地区水稻生育期的垂直变化特点及其积温效应[J]
.作物学报,2008,34(2):247-253.
被引量:11
3
李慧龙,宋世枝,段斌,何世界.
露天薄膜覆盖积温变化对抛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77-77.
被引量:5
4
石守设,鲁伟林,李国良,余新春,余明惠.
两系杂交旱稻新组合信旱优26高产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2014,29(1):36-38.
5
宋晓华,刘秋员,段斌,何世界,李慧龙,甄才红,宋世枝.
水稻抛植苗“泥质法”育秧优势机理研究综述[J]
.中国稻米,2016,22(3):14-16.
被引量:6
6
王庆志,宋晓华,刘秋员,何世界,彭波,宋世枝.
豫南稻区水稻播期演变及其优化途径[J]
.中国稻米,2018,24(5):73-77.
被引量:9
7
周文华,郭嗣斌,王华生,李珍连,刘三荣.
杂交晚稻金优133高产制种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04,43(3):27-29.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杨腾帮,许旭明,张受刚,卓伟,马彬林.
明紫02S制种技术试验小结[J]
.福建农业科技,2006,37(1):1-2.
2
廖义善,卓慕宁,李定强,蔡强国,郭太龙,陈鑫娇.
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资源利用研究[J]
.中国岩溶,2010,29(1):12-19.
被引量:6
3
姜丽霞,季生太,李帅,王连敏,韩俊杰,王晾晾,朱海霞,纪仰慧.
黑龙江省水稻空壳率与孕穗期低温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725-1730.
被引量:37
4
李静,袁继超,蔡光泽.
海拔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4):1-4.
被引量:14
5
何世界,宋世枝,段斌,李慧龙,宋晓华,甄才红,郭艳辉.
泥质法与营养土法育秧杂草发生量对比研究[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4(1):114-115.
被引量:1
6
宋世枝,何世界,段斌,李慧龙,宋晓华,甄才红,刘继勇.
水稻泥质法育秧秧苗根部土坨稳定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4,43(5):42-43.
被引量:2
7
施建达,钱雪芬,陆建龙,姚永平,陆云明,陆俊贤.
利用组合亲本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优势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4(6):196-200.
被引量:1
8
宋洋,王学林,殷剑敏,孔萍,杨再强.
三种光温模型在模拟水稻生育期中的应用与比较[J]
.生态学杂志,2014,33(12):3262-3267.
被引量:5
9
李静.
2种生态条件下水稻生育期和产量构成差异对比[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4):1450-1454.
被引量:12
10
宋晓华,刘秋员,段斌,何世界,李慧龙,甄才红,宋世枝.
水稻抛植苗“泥质法”育秧优势机理研究综述[J]
.中国稻米,2016,22(3):14-16.
被引量:6
1
王立志,王连敏,王春艳,李忠杰.
寒地水稻抽穗期的灰色关联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5):21-23.
被引量:3
2
李杨瑞.
叶片生化性状对产量早期预测的初步研究[J]
.广西甘蔗,1992(2):1-4.
3
魏德永,杜学云.
小麦倒伏早期预测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种子与种苗),2005(4):26-26.
被引量:3
4
杨勇.
小麦倒伏的早期预测及防治[J]
.农村科技,2007(3):33-33.
5
覃隆懋.
秧苗期积温偏高早稻增产原因分析[J]
.广西农学报,1999,14(4):33-36.
6
邹俊,程辉,李彬青,李彩丽,梁成强.
越冬期叶丛在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早期预测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07(8):61-62.
7
刘忠强.
冬小麦倒伏的预测和预防[J]
.科学种养,2009(3):12-13.
8
吴耀军.
高钾(微)肥在杂交水稻制种中花期调节的效果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6):141-142.
被引量:2
9
周世怀,植石群,黄光民,王广伦.
两系杂交稻晚造早穗现象与气象关系初探[J]
.广东农业科学,1997,24(4):6-7.
10
王永飞,王鸣,王得元,康俊根.
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研究现状[J]
.种子,1998(3):37-39.
被引量:1
杂交水稻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