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梁漱溟与唯识学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梁漱溟的哲学思想是在儒学与佛学之间的互动融通中发展起来的,无论其为人处事还是著述治学都有融儒学与佛学于一体的理论尝试,在深层义理上呈现出超越形式层面的真正会通。
作者
陈永杰
机构地区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3-37,共5页
The Voice of Dharma
基金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现代新儒家哲学方法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批准号为11CZX040
关键词
梁漱溟
唯识学
哲学思想
为人处事
形式层
佛学
儒学
会通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梁漱溟,著.梁漱溟全集[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同被引文献
3
1
赵行良.
梁漱溟论儒佛异同与会通[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4):56-61.
被引量:3
2
孙德利.
梁漱溟的佛学思想和生活[J]
.五台山研究,2010(1):29-33.
被引量:1
3
庞博阳,陈清春.
论梁漱溟文化哲学中的三量说[J]
.五台山研究,2021(4):28-3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刘兴鹏.
梁漱溟唯识学思想研究[J]
.大学(社会科学),2021(6):64-66.
2
路拓宇.
以“感性确定性”观梁漱溟文化哲学方法论中的“现量”[J]
.哲学进展,2024,13(7):1621-1625.
1
丁纯.
试论美在形式[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7-59.
2
熊兴.
孔子之“勇”[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6):106-108.
3
尚党卫.
从认识论“自我”到生存论“自我”[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6):85-89.
4
李士强.
雕塑艺术的“三层发展说”[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7(1):23-24.
5
熊洁.
关于道德金律三个层面的问题[J]
.求实,2009(4):41-43.
6
刘广新.
“情感本体的物化对应物”——李泽厚艺术理论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4(34):295-296.
7
马娇,周新辉.
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及其现实启示[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6(1):15-18.
8
吴进安.
儒墨相非问题析论[J]
.职大学报,2011(6):18-26.
9
孙琪,谢威士.
安庆话-普通话双言者的语义表征初探[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12):10-14.
10
陈化.
形式与质料:知情同意的两个向度--兼谈知情同意形式主义[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3):130-133.
被引量:2
法音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