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童年之美与成年之殇——《彼得·潘》探微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英国作家巴里的代表作《彼得·潘》塑造了一个拒绝长大,想要永远快乐的小飞侠彼得·潘形象,成为儿童文学的一个象征性符号。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重新认知这部小说中所观照的人生的二个重要阶段:深藏于人类记忆深处的童年;人终将面对的成人世界。
作者
耿卫玲
机构地区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外语系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3-65,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彼得·潘
文本
童年
成长
分类号
I286.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安徒生.我的一生[M].玄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
[苏]B·A·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毕淑芝,赵玮,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3
巴里.彼得·潘[M].岳玉庆,姜雪梅,刘玉红,译.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0.
4
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
让·皮埃尔·内罗杜.古罗马的儿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弥尔顿.失乐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7
杨静远.
永存不灭的童年——谈《彼得·潘》[J]
.读书,1989(6):79-85.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7
1
尹宁.
罗马人的公民道德[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116-119.
2
杨钊.
《彼得·潘》的误读——《彼得·潘》给予我们长大的理由[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41-43.
被引量:2
3
程诺.
仙子何为——《彼得·潘》中的仙子“叮叮铃”形象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12,22(1):60-64.
4
张春蕾.
戏剧性:安徒生童话的隐在特征[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3):151-157.
5
袁美华.
论电影《帕丁顿熊》的成人、儿童双重视角[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3):174-176.
被引量:1
6
秦晓慧.
“欲而不贪”——论孔子节欲观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益[J]
.社会科学家,2016,31(9):32-36.
被引量:3
7
谈凤霞.
隐藏的含混与张力:重释《彼得·潘》兼论儿童文学的悖论美学[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6):182-19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
1
张蕾.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对话”[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46-4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魏薇.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探究——以杨静远《彼得·潘》译本为例[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1):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俊怡.
目的论视角下《写作、阅读和演讲的艺术》的翻译分析报告[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3):7-10.
1
杨钊.
《彼得·潘》的误读——《彼得·潘》给予我们长大的理由[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41-43.
被引量:2
2
王昀.
论《彼得·潘》的叙事话语[J]
.作家,2008,0(8):83-83.
3
纪然,陈景国(图).
侠女、海盗和小飞侠[J]
.百柳(简妙作文小学生必读),2014(1):34-34.
4
吴志芳,李翔.
神话原型视角下的孤独者彼得·潘[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69-72.
5
程诺.
仙子何为——《彼得·潘》中的仙子“叮叮铃”形象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12,22(1):60-64.
6
李娜.
求真求雅 形神兼备——读朱宾忠教授等的新译《彼得·潘》[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6):138-140.
被引量:3
7
门冬梅.
接受理论视域下儿童文学《彼得·潘》的翻译美学[J]
.语文建设,2016(8X):67-68.
被引量:8
8
王雁.
《彼得·潘》的俄狄浦斯情结[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6):91-92.
9
空空.
车过知青点旧址[J]
.诗探索,2005(2):160-162.
10
夏延华.
《彼得·潘》所承载的中西文化共识[J]
.科教文汇,2007(05X):181-181.
被引量:1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