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什么时候不用词尾“了”?——教学笔记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至今见到的语法书和文章,谈到“了”时,几乎都谈“了”表示什么意义,可以说,全是从“正面”来讨论这个问题的。
作者
钟梫
出处
《中国语文》
1965年第4期315-315,269,共2页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词尾“了”
教学笔记
语法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53
1
杨德峰.
“动+趋+了”和“动+了+趋”补议[J]
.中国语文,2001(4):329-334.
被引量:10
2
高顺全.
体标记“下来”、“下去”补议[J]
.汉语学习,2001(3):12-14.
被引量:10
3
刘勋宁.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J]
.方言,1985,7(2):128-133.
被引量:66
4
刘勋宁.
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4-22.
被引量:42
5
项开喜.
事物的突显性与标记词“大”[J]
.汉语学习,1998(1):12-16.
被引量:52
6
张国宪.
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4):77-87.
被引量:26
7
刘勋宁.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J]
.世界汉语教学,1990,4(2):80-87.
被引量:86
8
张健.
关于带“了”的动趋结构[J]
.汉语学习,1991(2):20-23.
被引量:5
9
李冠华.
“V去了”说略[J]
.汉语学习,1991(3):10-14.
被引量:3
10
赵淑华.
连动式中动态助词“了”的位置[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1):4-1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
1
杨德峰.
用于将来的“动+了+趋”初探[J]
.语言研究,2002,22(2):78-84.
被引量:5
2
朱庆祥.
从序列事件语篇看“了_1”的隐现规律[J]
.中国语文,2014(2):134-148.
被引量:15
3
徐晶凝.
书面叙述语篇中“了_(1)”隐现的语篇架构动因——从述补式VP中“了_(1)”的分布说起[J]
.当代语言学,2022,24(1):40-60.
被引量:2
4
徐晶凝.
书面叙述语篇中“了_(1)”隐现的语篇架构动因--从述补式VP中“了_(1)”的分布说起[J]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6):10-26.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薛高领,吴早生.
从语篇功能看连动结构中“了_(1)”的分布[J]
.语言与翻译,2022(2):12-18.
2
徐晶凝.
助词“了”的对外汉语教学分级方案[J]
.对外汉语研究,2021(2):29-45.
3
范晓蕾.
宾语和动词对"了1"的制约效果[J]
.语言学论丛,2020(1):223-280.
被引量:2
4
王国栓.
“动+将+趋”式中“将”的性质[J]
.语文研究,2004(3):34-38.
被引量:9
5
高霞,曹晓宏.
现代汉语“了”、“着”、“过”的相关研究综述[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4):22-29.
被引量:5
6
张言军.
“VO来/去”与“V来/去O”的语序选择及其制约因素[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4):101-106.
被引量:1
7
张立飞.
识解视域下的汉语情状分析模型——以“V在+LP”构式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8(6):10-19.
被引量:2
8
吴胜伟,程家才,孙秀银.
“了”的句法位置及语义分析[J]
.滁州学院学报,2015,17(6):88-91.
9
徐晶凝.
主观近距交互式书面叙事语篇中“了”的分布[J]
.汉语学习,2016,0(3):74-84.
被引量:12
10
李晋霞,刘云.
汉语故事语篇的结构与凸显等级[J]
.语言研究,2017,37(2):9-16.
被引量:10
1
陈楚芬(SASARUX,PETCHERDCHOO).
词尾“了”的语用特征探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3(5):67-69.
被引量:1
2
刘勋宁.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J]
.世界汉语教学,1990,4(2):80-87.
被引量:86
3
赵新燕.
“未来时V了”的语法位置──兼谈词尾“了”的误用[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96-101.
4
戚晓杰.
谈汉语的完成体及其表现形式[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5(3):87-91.
被引量:3
5
杨云.
词尾“了”和语尾“了”──“了”字研究系列之一[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5(1):28-31.
被引量:1
6
韩玉民.
课堂提问言语的修辞例析[J]
.当代修辞学,1990(2):31-31.
7
柯理思.
北方官话里表示可能的动词词尾“了”[J]
.中国语文,1995(4):267-278.
被引量:34
8
吕传文.
文言文教学笔记三则[J]
.语文教学之友,2008,27(12):32-33.
9
金立鑫.
词尾“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
.世界汉语教学,2002,16(1):34-43.
被引量:64
10
何丽红.
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让自己成为课堂道具[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22):149-150.
中国语文
196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