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老年高血压病肾损害所致低钾血症一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患者男,61岁。发现血压增高30年,静息血压最高达190/95 mmHg (1 mmHg=0.133 kPa),间断口服络活喜,拜新同等药物降压治疗,血压一直控制不佳,自测血压波动于150~170/90~100 mmHg。无四肢无力及周期性瘫痪,无腹胀、恶心及便秘。夜尿2~3次/晚。既往无大量出汗、棉籽油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70次/min ,呼吸16次/min ,血压150/90 mmHg。皮肤无紫纹,未触及甲状腺,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未触及包块,腹主动脉旁未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入院前2个月测电解质:血钾3.35 mmol/L (无特殊处置)。入院时血钾3.35 mmol/L。完善24 h 尿钾同步血钾:血钾3.07 mmol/L 时,尿钾42.728 mmol/d;血钾3.16 mmol/L 时,尿钾64 mmol/d。尿微量蛋白5项:α1微球蛋白7.05 mg/L (0~12.00 mg/L ),β2微球蛋白0.26 m g/L (0~0.23 mg/L),尿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尿氨未见明显异常。尿pH值:5.0,血pH值:7.36。改良季氏法可见:6:00~9:00,9:00~12:00,12:00~15:00,15:00~18:00,18:00~21:00,21:00~次日6:00的尿渗透压(mosm/kg · H20)是:335、446、298、300、300、298;尿比重分别是:1.008、1.011、1.007、1.008、1.006、1.007。24 h 总尿量:2605 m L (其中白天尿量1645 m L ,夜间尿量960 m L ),日尿量/夜尿量=1.71。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第1次卧位测定分别为0.80,69.00,0.12 ng/mL ,ARR 值为15,立位为4.30、81.00、0.17 ng/mL ,ARR 值为3.95 ng/mL。第2次卧位:0.53、51.00、0.07 ng/mL ,ARR值为13.2 ng/mL ,第2次立位:3.40、76.00、0.17 ng/m L ,血浆醛固本酮/肾素活性比值(ARR)为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 H )‐皮质醇(COR)节律可见:ACT H 8点、15点、24点分别为18.44、6.04、7.08 pg/mL ;COR 为393.40、210.40、109.80 nmol/L。双肾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肾动脉狭窄,双肾形态未见明显异常。肾上腺增强CT 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经螺内酯10 m g每日1次口服治疗后,血钾维持于4.0~4.5 mmol/L。
出处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4期2977-2978,共2页 Shanxi Medical Journal
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222507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