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清代云南少数民族之“汉化”与汉族之“夷化” 被引量:10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清代,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尤其是改土归流地区的少数民族,经历了一个持续而深刻的、前所未有的"汉化"过程。由于汉族主体地位的进一步确立,汉族"夷化"呈现出由强变弱、由大规模转为局部的趋势,处于持续衰减和退缩的过程中,但从未停歇。少数民族"汉化"和汉族"夷化"的过程就是双向互动的民族融合过程。"汉化"与"夷化"两者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汉化"的中心区就是"夷化"的边缘区,"夷化"的中心区就是"汉化"的边缘区。"中心"与"边缘"随着观察视角的转换而转换。"中心""边缘"互为转换的观察视角实质上是文化相对论的视角,它有助于我们克服以往单向度的"中心—边缘"模式,更为立体地、客观地展现云南文化的多源、多元特点。
作者 廖国强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Think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7

  • 1张允随.《奏复茂隆银厂情形疏》,载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8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74页.
  • 2民国·《昭通县志》卷10《种人志》,载《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1页..
  • 3申旭.《移民文化-红土高原开拓者的足印》,载杨寿川,主编.《云南特色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 4江溶源.《条陈稽查所属夷地事宜议》,转引自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233页.
  • 5雍正.《顺宁府志》卷9《风俗·彝俗》,载云南省凤庆县人民政府,凤庆县地方志办公室,编.《顺宁府(县)志五部》,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第168页.
  • 6康熙.《大理府志》卷12《风俗》,载杨世钰,赵寅松,主编.《大理丛书·方志篇》卷4,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13页.
  • 7道光.《广南府志》卷2《学校》,载林超民,等编.《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第33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第47页.
  • 8陈宏谋.《义学规条议》,载龙云修,周钟岳,等撰.《新纂云南通志》卷134《学制考四》(6),牛鸿斌,等点校,李春龙,审订,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32页.
  • 9张海超.祖籍、记忆与群体认同的变迁——大理白族古代家谱的历史人类学释读[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09-114. 被引量:12
  • 10蔡嵩.《雪山书院记并铭》,载乾隆.《丽江府志略·艺文略》,丽江县县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印,1991年,第264页.

二级参考文献46

  • 1党乐群.云南的科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2(4):32-38. 被引量:3
  • 2云南方言的形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1(3):90-93. 被引量:1
  • 3于晓燕.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3):153-157. 被引量:16
  • 4[黎巴嫩]萨利姆·阿布.《文化认同性的变形》,萧俊明泽,见《文化认同性的变形》,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1页,第12页.
  • 5[英]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6林超民.汉文化在白族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A].社会、民族与文化展演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汉学研究中心印行,2001.
  • 7王明坷.王蓓的地方志世界-明清时期云南方志的本文与情境[A].孙江,主编.新史学(第二卷)-概念·文本·方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8.
  • 8林超民.汉族移民与云南统-[A].林超民文集(第二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 9[美] 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前言[M].李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 10刘文征:《天启滇志·羁縻志》,载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7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2页.

共引文献44

同被引文献154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