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亚洲玉米螟田间接虫抗性鉴定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引进92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田间接虫鉴定。鉴定方法:在玉米8~9叶期,于每株玉米心叶内接入玉米螟黑头卵块1~2块(约40~50粒卵),玉米抽雄前进行田间调查鉴定、评价其抗感性。结果表明:有46份玉米种质材料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达中抗水平以上。
作者
李石初
唐照磊
杜青
农倩
磨康
机构地区
南宁玉米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8期70-71,共2页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Equipments
基金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4014YZ19)
关键词
玉米种质
亚洲玉米螟
抗性鉴定
分类号
S435.1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06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9
1
于永涛,宋燕春,黎裕,石云素,王天宇.
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QTL分析[J]
.玉米科学,2007,15(5):1-5.
被引量:18
2
罗梅浩,赵艳艳,刘哓光,赵国强.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5):34-37.
被引量:23
3
王振营,鲁新,何康来,周大荣.
我国研究亚洲玉米螟历史、现状与展望[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402-412.
被引量:150
4
何康来,王振营,周大荣,文丽萍,宋彦英.
玉米抗螟性鉴定方法与评价标准[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439-443.
被引量:31
5
李石初,杜青,唐照磊,等.广西玉米锈病发生情况调查研究[J].世界农业,2010,4:118-119.
6
李石初.
阿特拉津防治玉米一年生杂草的使用方法[J]
.农业网络信息,2007(10):231-231.
被引量:2
7
卫润屋,花天崇.植物病虫害防治[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129-143.
8
张述宽,陈天渊,李毓椿,曾华忠,滕辉升,梁秀娟.
玉米新品种桂三5号的选育[J]
.广西农业科学,2002,33(2):62-62.
被引量:2
9
高云霞,文丽萍,王振营,周大荣.
国外玉米品系对亚洲玉米螟抗性鉴定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1995,11(4):21-2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01
1
顾成玉,梁艳春,张广芝,姜晓军.
玉米螟发生量微机预测模式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3(6):9-13.
被引量:6
2
程振衡,孙勇.
亚洲玉米螟血淋巴的凝集素活性[J]
.昆虫学报,1993,36(1):14-20.
被引量:6
3
程振衡,汪文陆.
刀豆氨酸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理生化效应[J]
.昆虫学报,1993,36(4):390-395.
被引量:4
4
田志刚,张书申,田俊芹,李林英,陈永建,李宗会.
邢抗系列抗虫玉米品种(系)的特性鉴定及分析[J]
.河北农业情报,2004,8(4):64-67.
被引量:3
5
鲁新.
亚洲玉米螟田间主要死亡因子分析[J]
.玉米科学,1993,1(2):77-79.
被引量:8
6
高云霞,王振营.
玉米品种资源心叶期抗螟性研究[J]
.植物保护,1993,19(5):26-27.
被引量:2
7
鲁新,李建平,忻亦芬.
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3,20(4):313-318.
被引量:11
8
丁群星,谢友菊,戴景瑞,米景九,李太元,田颖川,乔利亚,莽克强,刘宝兰,王音,冯平章.
用子房注射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玉米的研究[J]
.中国科学(B辑),1993,23(7):707-713.
被引量:112
9
李文德,李万贵,陈素馨,朱平仇,虞国新,张锁建.
合成性信息素迷向法防治玉米螟[J]
.生物防治通报,1989,5(1):37-40.
被引量:9
10
郭蓓琳,李秉钧,问锦曾.
玉米螟微孢子虫增殖的研究[J]
.生物防治通报,1989,5(1):30-33.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06
1
刘芳,孟建玉,苏丽,张长禹.
亚洲玉米螟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在UV-A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
.应用昆虫学报,2021(1):96-107.
2
昝庆安,张丽,和淑琪,张立敏,陈斌,李正跃.
亚洲玉米螟在玉米和甘蔗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卵行为[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1):10-16.
被引量:1
3
苏国连,李正跃,陈斌,桂富荣,和淑琪.
亚洲玉米螟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基因(Pgi)全序测定及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2):201-209.
被引量:1
4
王振营,何康来,邢珍娟,白树雄,文丽萍.
不同类型玉米组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217-221.
被引量:8
5
谢建军,钟国华,陈新芳,陈文团,徐齐云,胡美英.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化学感受器种类与分布的形态学研究[J]
.电子显微学报,2006,25(1):71-75.
被引量:12
6
朱秋云,丛斌.
玉米的抗虫性状与次生代谢物的关系[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91-2192.
被引量:7
7
于永涛,宋燕春,黎裕,石云素,王天宇.
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QTL分析[J]
.玉米科学,2007,15(5):1-5.
被引量:18
8
李桂玲,李欢庆.
玉米抗螟性鉴定评价标准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5):142-143.
被引量:9
9
颜勇刚,任纬.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34-11438.
被引量:8
10
朱秋云,丛斌,赵江雷,李哲.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24-625.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45
1
刘宏伟,鲁新,李丽娟.
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J]
.玉米科学,2005,13(z1):142-143.
被引量:48
2
陆宴辉,杨益众,印毅,余月书.
棉花抗蚜性及抗性遗传机制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4,41(4):291-294.
被引量:53
3
刘旭明,杨奇华.
棉花抗蚜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与棉蚜种群数量消长关系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3,20(1):25-29.
被引量:51
4
汤德良,王武刚,裴鑫德.
棉花品种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差异对棉铃虫生长的影响[J]
.植物保护,1996,22(4):6-9.
被引量:5
5
姜云,吴立新,杜立群.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5,12(5):47-51.
被引量:28
6
朱秋云,丛斌.
玉米的抗虫性状与次生代谢物的关系[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91-2192.
被引量:7
7
魏守辉,张朝贤,翟国英,李香菊,王睿文.
河北省玉米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J]
.植物保护学报,2006,33(2):212-218.
被引量:78
8
黄凤宽,韦素美,黄所生.
水稻品种抗稻瘿蚊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J]
.植物保护,2007,33(2):43-46.
被引量:5
9
李香菊,杨殿贤,赵郁强,李咏军.
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7,28(3):39-44.
被引量:31
10
隋兆显,胡建平.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及环境地质问题分析[J]
.江苏地质,2007,31(2):119-12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李石初,唐照磊,杜青,磨康.
广西玉米主产区田间主要杂草调查简报[J]
.现代农业科技,2016(4):102-103.
被引量:2
2
杨阳,郑妮.
中国现代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系统思考——以城市地铁建设为例[J]
.中国西部,2018,0(3):17-25.
被引量:1
3
武德功,方文浩,陈欢,杜军利,余海兵,王长进.
普通玉米自交系对亚洲玉米螟抗性鉴定及其抗性机制初步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18,30(5):688-69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浩.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经营理论与策略探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2):102-103.
2
陈强,张金龙,雷帅,李强,张晓明,陈国华.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抗螟性比较[J]
.河南农业科学,2019,48(11):112-119.
被引量:4
3
毛红艳,于明,祖力皮牙·买买提.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新疆玉米矿物元素含量及主成分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22,59(5):1270-1276.
被引量:3
4
徐刚,陈忠平,俞霞,肖世豪,蔡如深,潘语卓,鲁美娟,杨文亭.
甜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对红壤旱地田间杂草群落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23,42(8):1880-1889.
5
杨春,孟泽洪,李帅,沈强,张小琴,陈正武.
绿盲蝽取食对茶树营养物质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23,55(9):159-164.
被引量:1
6
漆学伟,邸宁,梁玉勇,洪霖,贾志新,王旭明,王甦,程正新.
江西省52个春玉米品种对玉米蚜和亚洲玉米螟的抗性鉴定[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4,46(1):86-96.
被引量:1
7
张燕,欧阳爱莲,王飞,贾成成,杨帆,汤东生.
胜红蓟种子在不同土壤环境的存活力[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4,47(2):284-291.
1
董易之,陈炳旭.
黑头虫在甜玉米上的发生与防治[J]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12(6):24-24.
2
天津“黑头黑脑”特产卖到全国[J]
.农村科学实验,2011(3):46-46.
3
本刊记者.
山东省新增高品质肉羊新品系[J]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1(2):57-57.
4
黄丽聪,张永梅.
斜纹夜蛾的发生特点与防治[J]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5(2):21-21.
5
王玲,廖少龙.
7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室内毒力测定[J]
.湖北植保,2011(5):29-30.
被引量:4
6
廖基常.
谨防水稻烂秧[J]
.湖南农业,2014(2):19-19.
7
曹艳明.
水稻烂秧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农业与技术,2001,21(1):42-42.
8
高新生物杀虫剂——绿捷[J]
.农家致富,2005(18):29-29.
9
鄂芳敏.
棉花遭受虫害后的紧急求救信号[J]
.中国棉花,1999(8):4-4.
10
吴步梅,张文利,徐琼,王有琪,王筱姝,马浩轩.
华中黑头三节叶蜂调查研究初报[J]
.植物保护,2013,39(3):158-160.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