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学生需求的发现者--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课程 活动理论认为,人们是因为有某种需求才会去做某事,而需求可以是生理的,也可以是社会建构的。当这种需求朝向某个具体的对象时,就会变成动机。有了动机才会产生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实际操作。因此动机就是回答为什么要做,目标是回答做什么,操作就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Ellis,2013)。当谈到第二语言教学的时候,研究者和教师们最关心的两个基本问题是,语言学习者应该学什么,怎样促使语言学习者去学习那些应该学习的内容。然而同样重要的而且经常被教师们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学习者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语言。为什么全世界每年都有那么多的人不辞劳苦,千里迢迢到异国他乡,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语法规则、新的发音和新的词汇,参加各种大伤脑筋的语言考试,对于这个问题,在许多语言教学法中,要么被忽视,要么答案很模糊,如为了成为一个熟练的目的语使用者,或者为了获得目的语知识等等。然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大多数人学习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种语言是因为这些语言对他们有特殊用途,如果他们不能掌握这些语言,他们就可能无法完成心中的某些目标。Lompscher (1999)认为,人们参加一项活动,主要有三个内在关联的动机,即社会性学习的动机(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需要,也可叫做社会动机);自我关联的动机(获得自我发展和幸福的需要,也可叫做激励动机);认知动机(获得某种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需要,也可叫做学术动机)(Sirisatit:2010,207)。笔者在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动机非常复杂。例如,有的为了考过HSK四级或五级,以进一步在中国读其他专业(主要是想在中国读大学的语言生);有的为了通过各门课程的考试,顺利毕业(主要是交换生);有的为了能与中国客户交流(已经有工作的学生);有的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对中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人),甚至有的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或者为了更好地教育小孩(跨国婚姻),等等。由于需要不同,决定了他们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各不相同的。这意味着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使留学生希望达到的目标与其特定的学习需求相匹配,即为不同需求的人群制定不同的课程,开设不同的课程。但现实并非如此。许多的学校,基本都是以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水平为判断标准,而不是以留学生内心深处的语言学习需求为尺度,进行分班授课,且同一班级上同一门课程。如此一来,大一统的教学安排,即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进度以及相同的教学评价,造成教师之所教非学生之想学的局面,其结果自然是留学生学得没劲,教师教得也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