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磨盘、磨棒类石器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磨盘、磨棒类工具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比较常见的一类石器,已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文从其分类、时空分布以及研究简史和现状等角度对这类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对其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作者
王强
杨海燕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
山东大学博物馆
出处
《文物春秋》
2015年第2期3-1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CKG00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1AZD116)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编号:111-2-09)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青年团队项目
批准号:IFYT12040)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RWZD09)共同资助
关键词
磨盘
磨棒
分类
分布
研究现状
分类号
K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8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74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4
1
赵世纲.
石磨盘、磨棒是谷物加工工具吗?[J]
.农业考古,2005(3):134-147.
被引量:18
2
赵春青,陈春生,刘国祥,肖怀雁,严志斌.
俄罗斯滨海地区2002年考古考察纪要[J]
.考古,2005(8):74-90.
被引量:2
3
蒋乐平.
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2007(9):7-18.
被引量:40
4
马洪路.
我国新石器时代谷物加工方法演变试探[J]
.农业考古,1984(2):90-98.
被引量:11
5
孙波,崔圣宽.
试论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J]
.中原文物,2008(3):23-28.
被引量:14
6
赵朝洪.
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J]
.考古,2006(7):3-8.
被引量:81
7
尹申平,王小庆.
陕西宜川县龙王迪旧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2007(7):3-8.
被引量:21
8
索秀芬.
小河西文化初论[J]
.考古与文物,2005(1):23-26.
被引量:25
9
邱立诚.
岭南前期新石器文化的研究[J]
.湖南考古辑刊,1999(1):198-205.
被引量:1
10
YANG XiaoYan,YU JinCheng,Lü HouYuan,CUI TianXing,GUO JingNing,GE QuanSheng.
Starch grain analysis reveals function of grinding stone tools at Shangzhai site, Beijing[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9,52(8):1164-1171.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88
1
于汇历,赵宾福,张伟.
黑龙江肇源县小拉哈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98(1):61-101.
被引量:29
2
佐佐木高明,石毛直道,原子令三,罗二虎.
人类的传统生业[J]
.农业考古,1998(3):80-94.
被引量:1
3
张量,王守仁.
杵臼刍议[J]
.农业考古,1986(2):143-145.
被引量:2
4
郭远谓,李家和.
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J]
.考古学报,1963(1):1-16.
被引量:47
5
林秀贞,郝思德.
黑龙江肇源白金宝遗址第一次发掘[J]
.考古,1980(4):311-324.
被引量:27
6
山东烟台市白石村遗址调查简报[J]
.考古,1981(2):185-186.
被引量:7
7
周国兴.
河南许昌灵井的石器时代遗存[J]
.考古,1974(2):91-98.
被引量:45
8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
.文物,1980(5):1-15.
被引量:181
9
CPAM, Chekiang Province and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8(1):39-94.
被引量:281
10
Natural History Section,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河姆渡遗址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研究[J]
.考古学报,1978(1):95-107.
被引量:65
共引文献
374
1
肖宇.
史前石锛及其建筑意义考察[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0(1):45-55.
被引量:1
2
卫斯.
“陶寺遗址”与“尧都平阳”的考古学观察——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的探讨[J]
.西部考古,2020(2):59-76.
被引量:1
3
易华.
丝绸之路上的胡犬代马通考[J]
.社会科学战线,2020(2):116-123.
被引量:1
4
靳英帅,张晓凌,仪明洁.
楔形石核概念内涵与细石核分类初探[J]
.人类学学报,2021(2):307-319.
被引量:11
5
曲彤丽,陈宥成.
再论中国的早期骨器[J]
.南方文物,2023(1):18-27.
被引量:1
6
张枫林,林森.
从龙游荷花山遗址东区的陶器类型谈对上山文化分期的新认识[J]
.江汉考古,2021(1):88-96.
被引量:2
7
王强,栾丰实,王建华.
山东济南月庄遗址后李文化时期石器研究[J]
.东方考古,2023(1):93-108.
8
高瑶,王华.
中国北方地区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动物生业研究综述[J]
.东方考古,2021(1):263-277.
9
陈明辉.
磁山文化的再研究[J]
.东方考古,2020(1):17-35.
10
陈伟驹.
小河西和兴隆洼文化的绝对年代[J]
.边疆考古研究,2019(2):53-62.
同被引文献
96
1
段宏振,孙继安,张丽.
河北容城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99(7):1-7.
被引量:31
2
孔昭宸,刘长江,何德亮.
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J]
.考古,1999(7):59-62.
被引量:43
3
藤本强,高蒙河.
略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磨臼[J]
.农业考古,1998(3):224-229.
被引量:10
4
宋兆麟.
我国的原始农具[J]
.农业考古,1986(1):122-136.
被引量:27
5
张寿祺.
仰韶文化“盘状器”用途考[J]
.农业考古,1985(2):66-71.
被引量:5
6
于崇源.
沈阳新乐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85(2):209-222.
被引量:29
7
王吉怀.
新郑沙窝李遗址发现碳化粟粒[J]
.农业考古,1984(2):276-276.
被引量:30
8
佟伟华.
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J]
.农业考古,1984(1):194-207.
被引量:77
9
河南辉县孟庄遗址的裴李岗文化遗存[J]
.华夏考古,1999(1):1-6.
被引量:7
10
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1978(2):73-79.
被引量:61
引证文献
3
1
范杰.
动态视角下饼形器作用的认识[J]
.农业考古,2017,0(3):137-141.
被引量:2
2
李国强.
北方距今八千年前后粟、黍的传播及磁山遗址在太行山东线的中转特征[J]
.南方文物,2018,0(1):229-251.
被引量:9
3
段宏振.
磁山文化探索的反思与新释[J]
.南方文物,2022(3):43-5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王清,马志坤,陈秋荷,马永超,阮秋荣,王永强,韩建业,杨晓燕.
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石器功能分析:来自植物微体遗存的证据[J]
.第四纪研究,2020,40(2):450-461.
被引量:14
2
安海瑞.
中国本土的粟黍起源及其西传[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2):58-61.
被引量:1
3
李彬森.
磁山遗址废弃原因的再探讨[J]
.江汉考古,2022(2):61-68.
被引量:3
4
段宏振.
磁山文化探索的反思与新释[J]
.南方文物,2022(3):43-57.
5
范杰.
试论北福地一期文化生业方式[J]
.农业考古,2023(3):20-28.
6
吕楠宁,王涛,郁金城,饶慧芸,韩宾,杨益民.
北京上宅遗址出土陶片的脂质分析与先民生计策略[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53(8):1808-1816.
被引量:1
7
郭永平.
聚落、走廊与遗产:环太行山区域研究发凡[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6(5):37-45.
8
王茜,邓晨,王建新.
公元前三千纪黍西传与欧亚大陆人群的文化交流[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3(6):45-56.
9
何红中,陈婷.
唐以前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及结构变化的宏观考察——基于黍、粟和小麦的历史研究[J]
.古今农业,2023(4):18-29.
10
邓鑫.
史前生计聚落系统演变中的长期定居与季节性定居[J]
.考古,2024(8):82-92.
1
何斌,李玫,伍和辉.
古耶遗址双肩石锛类石器工序等相关问题的初步认识[J]
.南方文物,2012(4):128-134.
被引量:2
2
道格拉斯·普赖斯(T.Douglas Price)(著),潘艳(译),陈淳(校).
欧洲的中石器时代[J]
.南方文物,2010(4):159-164.
被引量:2
3
付永平,陈全家,袁文明.
沈阳柏家沟西山旧石器地点石器研究[J]
.文物春秋,2015(1):3-6.
被引量:2
4
陈全家,赵海龙,王晓阳.
石人沟旧石器遗址2007年发现的石器研究[J]
.华夏考古,2014(4):50-57.
被引量:2
5
宿白.
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至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J]
.文物,2010(8):78-78.
被引量:10
6
陈醉.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改制石器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16(1):319-329.
被引量:3
7
刘锁强.
岭南石器研究的新趋势[J]
.肇庆学院学报,2017,38(1):57-60.
8
万宇(整理).
天花研究简史[J]
.环球科学,2013(4):52-53.
9
刘玉洁.
巫山蓝家寨遗址H1灰坑出±石器研究[J]
.北方文学(中),2015,0(9):148-148.
10
田禾,陈全家,李有骞.
黑龙江省海林市杨林南山旧石器遗址石器研究[J]
.北方文物,2010(3):3-12.
被引量:14
文物春秋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