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制度构建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应划分为权利主体和保护主体。权利主体与保护主体存在角色定位与现实功能背离的困境,这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保护性破坏"的根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进行明确划分,定位各自职能,构建"第三部门"组织保护模式,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
马铮
机构地区
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5-197,共3页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权利主体
保护主体
第三部门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1
郭玉军,唐海清.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新突破——以地理标志为视角[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8(3):48-54.
被引量:17
2
刘朝晖.
村落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兼论遗产主体与遗产保护主体的悖论[J]
.文化艺术研究,2009,2(4):29-36.
被引量:26
3
刘壮.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权价值[J]
.民族艺术,2010(2):6-12.
被引量:5
4
吕俊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去主体化倾向及原因探析[J]
.民族艺术,2009(2):6-11.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郑乐丹.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文化遗产,2009(3):11-15.
被引量:11
2
刘魁立.
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95-101.
被引量:90
3
贺学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2):103-109.
被引量:471
4
覃萍.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思考——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一[J]
.改革与战略,2005,21(3):98-101.
被引量:6
5
刘永明.
权利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上)[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191-199.
被引量:36
6
刘永明.
权利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2):183-190.
被引量:19
7
方李莉.
请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J]
.艺术评论,2006(6):22-28.
被引量:16
8
卓仲阳.
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进展——联合国的作用及我国的努力[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6):152-157.
被引量:4
9
李军.
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一个误读[J]
.中国文化遗产,2006(1):8-9.
被引量:6
10
彭兆荣.
现代旅游中家园遗产的生态链——广西秀水村旅游开发潜伏的危机[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16-23.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75
1
刘国臣.
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保护的实践[J]
.汉字文化,2019,0(22):179-181.
被引量:1
2
孙庆彬.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本理论问题[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67-71.
被引量:50
3
朱丽莎.
论上海城市声音非物质文化与城市发展[J]
.山西建筑,2010,36(27):6-7.
4
龚坚.
当前人类学视野中遗产研究的三种范式[J]
.东南文化,2010(5):19-23.
被引量:1
5
吕俊彪.
神圣与世俗的通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悖论性抉择[J]
.思想战线,2011,37(3):90-93.
被引量:8
6
黄家玲,徐红罡.
军垦文化遗产化过程中的社区感知[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7):622-625.
被引量:6
7
王吉林,陈晋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22-326.
被引量:10
8
陈敬玉.
民族服饰的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J]
.丝绸,2011,48(5):48-50.
被引量:21
9
王静思,杨成方.
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时代经贸,2011,9(18):6-7.
10
王吉林,陈晋璋.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私法规制[J]
.河北法学,2011,29(11):44-5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2
1
费孝通.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6):53-71.
被引量:44
2
章礼强.
民法本位观探正——质疑民法社会本位说[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4):24-28.
被引量:7
3
高丙中.
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
.文艺研究,2008(2):77-83.
被引量:197
4
郑国华,丁世勇.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以广西富禄村、平安村为例[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6):62-66.
被引量:7
5
甘明,刘光梓.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权利主体制度的构建--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09(1):172-176.
被引量:14
6
陈炜,唐景薇.
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
.前沿,2010(15):142-149.
被引量:35
7
陈炜,蒋剑,唐景薇.
试论旅游开发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56-63.
被引量:8
8
刘禄山.
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路径研究[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4):148-151.
被引量:9
9
李建华,王国柱.
论我国民法典私权保护对象的扩展——从“民事权利”到“私法权益”[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27(3):140-146.
被引量:6
10
刘秀峰,刘朝晖.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来自田野的调查与思考[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5):66-74.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4
1
黎群.
乡村振兴背景下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路径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5):190-197.
被引量:16
2
李瑛.
“后申遗时代”非遗传承人传承管理:实践阻梗、国际经验与中国启示[J]
.新疆社会科学,2022(6):141-152.
被引量:4
3
柳福东,罗静.
民法典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2):95-100.
4
闵晓蕾,季铁.
面向系统性保护: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的要素探析[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6):70-7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冯宇.
广西少数民族风俗研究综述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6):51-58.
2
王红轩.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活态传承和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
.艺术科技,2021,34(5):91-92.
3
赵军.
凤冈吹打乐的法律保护探究[J]
.艺术科技,2021,34(6):155-156.
4
洪淑霞,李健敏,海子怡,张伟健,黄钟祺.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J]
.活力,2021(4):122-123.
5
孟令法,雷天来,刘艳超,李凤勤,潘阳力.
2020年度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J]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2):54-63.
6
王月月,赵尔文达.
基于国家级非遗名录统计分析的侗族非遗保护发展研究[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41(5):14-20.
被引量:1
7
吕金亚,李泰霖,褚兴彪,刘庆涛.
侗族鼓楼要素提取及益智玩具转化应用研究[J]
.湖南包装,2022,37(2):99-102.
被引量:1
8
王建华,王雪宁.
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J]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22,34(3):72-79.
被引量:6
9
马晨晨.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10):87-91.
被引量:1
10
殷健强,王晓晓,李彦昱,林迎杰.
乡村振兴战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以潮汕嵌瓷为例[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2(6):38-43.
被引量:1
1
曹莎.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8):15-16.
被引量:2
2
夏义坤.
论第三部门与我国政府行政关系[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2):81-86.
被引量:21
3
罗玉婷,徐善登.
第三部门信任危机的应对[J]
.消费导刊,2009,0(2):25-26.
4
郝忠,高文辉.
刑事和解利弊分析及程序规制[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22(3):96-98.
5
夏义坤.
试论第三部门与我国政府行政的关系[J]
.重庆社会科学,2001(6):59-61.
6
龙献忠,蒲文芳.
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第三部门组织的互动[J]
.江西社会科学,2013(7):186-190.
被引量:6
7
方洁.
第三部门组织的“公务”诠释——行政法体系的认识角度[J]
.浙江学刊,2007(4):133-139.
被引量:2
8
戴桂斌.
第三部门对社会矛盾冲突的调控作用探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1):84-87.
被引量:1
9
方洁.
从第三部门组织到行政诉讼被告——社会公务的司法监督路径[J]
.行政法学研究,2007(3):68-74.
被引量:9
10
方洁.
第三部门组织公务与司法监督途径的探明[J]
.浙江社会科学,2005(2):71-77.
被引量:4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