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变异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传播学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播学自20世纪70年代被正式引入中国以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播学是否需要本土化、中国化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为了让传播学能够在中国获得融合发展、建立并形成有原创性理论话语的中国学派,应该挣脱既有研究的思维定式,另辟蹊径,如借鉴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经验,从变异学的理论角度出发,重新思考传播学在中国的学科建设及发展。
作者
曹顺庆
周静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今传媒》
2015年第12期4-7,共4页
Today's Mass Media
关键词
变异学
传播学
本土化
中国学派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8
1
陈力丹.
传播学在中国[J]
.东南传播,2015(7):43-45.
被引量:5
2
钟元.
为“传播研究中国化”开展协作──兼征稿启示[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1(1):34-38.
被引量:15
3
邵培仁.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9(4):36-41.
被引量:45
4
陈月明.
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再认识[J]
.东南传播,2009(9):1-4.
被引量:4
5
陈力丹.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J]
.国际新闻界,2002,24(2):52-54.
被引量:36
6
陈力丹.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国际新闻界,2005,27(5):20-23.
被引量:21
7
(美)乌尔里希·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8
(美)韦尔伯·施拉姆著.余也鲁译.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施喆.
《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构建和伦理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6(2):7-15.
被引量:26
2
李勇强.
200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一个议程设置的案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6(1):56-59.
被引量:3
3
喻权域.
第四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开幕词[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2(3):30-32.
被引量:1
4
潇湘.
传播学本土化的选择、现状及未来发展[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2(4):34-39.
被引量:16
5
李彬.
反思:传播研究本土化的困惑[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5,20(6):7-9.
被引量:21
6
王怡红.
对话:走出传播研究本土化的空谷[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5,20(6):10-13.
被引量:17
7
裴人.
论中国的当代传播学研究[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26(2):48-52.
被引量:7
8
钟元.
为“传播研究中国化”开展协作──兼征稿启示[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1(1):34-38.
被引量:15
9
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专业2003级全体硕士研究生.
“东学西渐”:传播学本土化的新视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301-303.
被引量:4
10
李彬,曹书乐.
2006年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综述[J]
.国际新闻界,2007,29(1):11-1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01
1
廖卫民.
中国式传播学的创新性探索——品读邵培仁传播理论三部曲[J]
.传媒论坛,2023,6(7):3-8.
2
王学敏,邵培仁.
在历史与全球视野中开拓传播研究的本土路径——邵培仁的学术历程访谈录[J]
.传媒论坛,2022,5(18):3-5.
被引量:1
3
梅琼林,罗慧.
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断想[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79-83.
被引量:3
4
张健.
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路径依赖”现象[J]
.国际新闻界,2009,31(1):33-37.
被引量:1
5
张荣华.
议程设置理论与媒介民主[J]
.新闻世界,2010(1):78-79.
被引量:1
6
何颖芳.
原始社会及夏商时期建筑与传播[J]
.消费导刊,2009,0(22):224-224.
7
陈力丹.
近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4):80-87.
被引量:3
8
杨海涛.
发展传播学的困境及其在我国的本土化思路[J]
.新闻界,2004(5):59-60.
被引量:5
9
陈兵.
邵培仁与中国当代传播学[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0(6):131-136.
被引量:7
10
林之达.
我国历史上极不平等传播关系中的传播策略——传播学中国化新思路的再探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32-139.
同被引文献
25
1
李嘉璐.
变异学:百年山水画的突围之径[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1):350-359.
被引量:3
2
张涛甫.
理论的旅行[J]
.新闻大学,2021(2):4-4.
被引量:2
3
周飞舟.
社会学本土化的演进与本位[J]
.中国研究,2022(1):3-20.
被引量:8
4
龙耘.
传播学在中国20年[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5(3):15-20.
被引量:20
5
陈昕,杨鲁军,石磊,潘龙杰.
选择:不仅仅是“拿来”——谈“当代学术思潮译丛”[J]
.中国图书评论,1987,10(3):138-141.
被引量:3
6
林尔蔚.
外国学术著作翻译出版概况[J]
.中国出版,1984(10):23-28.
被引量:1
7
黄旦,丁未.
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2):23-30.
被引量:27
8
曹顺庆,李卫涛.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1):79-83.
被引量:68
9
苏国勋.
由社会学名著想到的[J]
.读书,2007(4):130-137.
被引量:6
10
曹顺庆.
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4):34-40.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5
1
白志如,单富博.
传播学译著出版的断层问题与学术话语转向:媒介学的视角[J]
.现代出版,2020(3):72-77.
被引量:1
2
曹顺庆,倪逸之.
广义变异学视域下的新文科建设探索[J]
.新文科教育研究,2022(1):110-123.
被引量:4
3
曹顺庆,倪逸之.
文理渗透共享:新文科视域下的广义变异学[J]
.东疆学刊,2023,40(2):1-8.
被引量:1
4
刘洁,刘文蕾.
互动仪式链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启示[J]
.知与行,2023(4):90-96.
被引量:2
5
谢梅.
传播学研究的新视角:变异学的启示[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7(2):27-29.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林亦府,黄蕾.
“双一流”背景下理工科大学国际化文科建设思路探析[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5):90-92.
2
黎志勇,杨玉娟.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联动思政育人机制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2023,9(2):28-32.
被引量:1
3
田恩铭,付金柱,李兴军.
地方农业院校新文科建设“一体四维”体系构建研究——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3,43(5):113-121.
4
张卫娣,程国兴.
外语类研究生培养中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与融入——以日本文学方向为例[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42(10):69-73.
5
丁濛.
中国皮影戏在法国的传播、变异与衍生[J]
.文化遗产,2023(6):82-88.
被引量:1
6
万雪怡.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国漫传播创新策略研究——以《中国奇谭》为例[J]
.玩具世界,2024(5):196-198.
7
杨涛,梁真惠.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的中国传播学翻译史:反思与展望[J]
.当代外语研究,2024(3):29-42.
8
张梦晓.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短视频用户“云养宠”行为探究[J]
.声屏世界,2024(13):105-107.
1
赵毅衡.
正在兴起的符号学中国学派(代编者按)[J]
.贵州社会科学,2012(12):20-21.
被引量:8
2
曹剑奇.
关于我国情报学研究的思考[J]
.情报科学,1987,8(4):68-71.
3
汪冰.
印度文献学发展概况及与中国比较[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3,19(4):12-18.
4
传媒微语录[J]
.新闻实践,2012(9):95-96.
5
钟守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1995,39(5):1-4.
被引量:9
6
何晶.
动画恒久远,一片永流传?[J]
.新华月报,2010(5):80-81.
7
杨晓清.
《党政研究》举办创刊30周年学术座谈会[J]
.党政研究,2015(3).
8
胡智锋.
建构影视艺术“中国学派”的基础工程——贺《中国影视美学丛书》出版[J]
.电影,2002(5):41-41.
9
季成.
系统科学中国学派的创获——评《系统科学》[J]
.中国图书评论,2001(11):60-61.
10
杨恬,蒋晓丽.
从变异学视角审视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以2000年-2014年五本CSSCI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为例[J]
.当代文坛,2015(6):147-152.
被引量:1
今传媒
201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