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
被引量:
10
Erziehung nach Auschwitz Education after Auschwitz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的第一任务是阻止奥斯维辛的重演。"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主要是指两个领域:一是儿童教育,特别是早期儿童教育;二是普遍的启蒙,它创建出一种精神的、文化的和社会的氛围,以阻止奥斯维辛的灾难重演。对抗奥斯维辛定律的唯一真实的力量就是"自律",也就是反思、自决、不参与的力量。
作者
特奥多·阿多诺
孙文沛
邓晓芒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9,共9页
Modern Philosophy
关键词
奥斯维辛
教育
操控型性格
冷漠
分类号
B516.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7
1
杨帆,李小兵.
美育与建立新感性论纲[J]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8,4(4):30-33.
被引量:1
2
李其龙.
联邦德国的批判的教育学流派[J]
.全球教育展望,1994,24(3):1-7.
被引量:5
3
沟口雄三,赵京华.
创造日中间知识的共同空间[J]
.读书,2001(5):3-11.
被引量:26
4
陈光兴.
日本想像的差异[J]
.读书,2001(5):11-18.
被引量:3
5
[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M].林镶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6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7
Max Horkheimer, Theodor W Adorno. Dialektik der Aufklarung: Philosophische Fragmente [ M ]. Frankfurt am Main: S Fischer Verlag, 1988.
8
Max Horkheimer. Gesammelte Schriften Band 14: Nachgelassene Schriften 1949--1972[ M ]. Frankfurt am Main: S Fisch- er Verlag, 1988: 332.
9
Sigmund Freud. Studienausgabe [ M ]//Psychologische Schriften ( Bd. IV. ).Frankfurt am Main : Fischer, 1982.
10
Theodor W Adorno. Kulturkritik und Gesellschaft [ M ]//Gesammelte Schriften( Band 10.1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98 : 30.
引证文献
10
1
孙士聪.
魏玛共和与阿多诺美育之思(上)[J]
.美学与艺术评论,2019(1):116-129.
2
马欣.
“启蒙理性”与“非家异感”——“反犹主义”的双重根源及当代启示[J]
.学术交流,2016(8):56-60.
被引量:1
3
王晓升.
现代人为什么如此冷漠?——《启蒙辩证法》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及其启示[J]
.学习与探索,2018(12):18-24.
被引量:4
4
孙文沛,阮一帆.
从“再教育”到“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二战后德国纳粹历史教育的失范与重构[J]
.教育学报,2019,15(2):90-98.
被引量:1
5
王晓升.
法兰克福学派与解答现代性问题的三种思路[J]
.江汉论坛,2019,0(8):59-66.
被引量:3
6
宋一帆.
教育、自主性与主体的重塑——基于阿多诺“成熟”概念的考察[J]
.现代哲学,2021(4):20-28.
7
郭延超.
自我保存理性与反犹主义——论《启蒙辩证法》的犹太人问题之思[J]
.现代哲学,2021(5):29-36.
被引量:1
8
吕辉.
从离“家”到回“家”——论近代以来中国人家庭批判的现代性后果及其伦理救赎[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3(2):92-100.
9
朱兆斌.
极权主义与批判的构型——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前理解”[J]
.社会科学动态,2024(8):5-11.
10
黄月琴.
大屠杀的事件性与后创伤主体——记忆、媒介及其文化省思[J]
.国际新闻界,2019,0(3):151-16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高红阳,闫心池,王敬飞,刘长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多维媒介情境下焦虑问题个案研究[J]
.心理月刊,2021(9):202-206.
2
房春光.
德国战后初期大屠杀教育和国家记忆构建[J]
.文化研究,2023(1):229-246.
3
严茂亮.
媒介:作为记忆的书写[J]
.东南传播,2020(6):71-72.
4
李俊欣.
瘟疫游戏:反乌托邦叙述与创伤表征[J]
.新闻界,2020(9):65-72.
被引量:2
5
黄金燕.
关于近年来《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研究的文献综述[J]
.品位·经典,2021(1):59-60.
6
杜立.
后现代崇高美学的救赎——基于利奥塔崇高美学的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5):25-31.
7
郭延超.
自我保存理性与反犹主义——论《启蒙辩证法》的犹太人问题之思[J]
.现代哲学,2021(5):29-36.
被引量:1
8
储馨竹.
溯源、祛魅、转型:霍克海默艺术理论的三重向度[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5(6):11-15.
9
张岩,林武霞.
国难题材图书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以南京大屠杀题材图书为例[J]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3(1):121-133.
10
董键铭.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化重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方面[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44(2):65-72.
1
史哲,张立.
光,照耀在黑暗里[J]
.青年博览,2010(22):18-19.
2
史哲,张立.
光,照耀在黑暗里[J]
.视野,2010(19):14-15.
3
王锦刚.
“奥斯维辛之后”与“镜映隐喻”[J]
.世界宗教文化,2005(4):52-54.
4
龚政文.
生命对生命沉痛而炽热的歌吟——读谭仲池诗集《敬礼 以生命的名义》[J]
.理论与创作,2008(4):21-23.
5
王志刚.
和平真的那么难吗?——《以色列人》所揭示的真实思考[J]
.出版参考,2010(2):42-42.
6
管月飞.
什么人有权利宽恕:“威森塔尔问题”再思考[J]
.世界哲学,2015(2):146-152.
7
孙周兴.
奥斯维辛之后思想的责任[J]
.开放时代,1998(4):87-90.
被引量:2
8
安希孟.
受苦的上帝与人的解放──莫尔特曼的政治神学[J]
.世界宗教研究,1996(3):102-110.
9
江小苏.
信仰的社会关怀——默茨的新政治神学思想的言说语境与社会关怀[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9,30(3):37-41.
10
原海成.
默茨的神学思想与社会关切[J]
.世界宗教文化,2014(2):10-14.
现代哲学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