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我国南方近几年新发生的桃枝枯病的发生规律,适时有效防治,采用田间定点连续调查,室内显微观察、分离、鉴定、接种等方法对江苏省无锡市水蜜桃枝枯病的消长规律,病菌越冬、初侵染、再侵染及侵染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桃枝枯病发生有显著差异,‘柳条白凤’和‘湖景蜜露’的自然病枝率分别为80%和60%左右;桃树下部病害发生率一般高于上部;6月下旬至7月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室内、田间、土表和土壤耕作层病枝上越冬。通常3月初产生分生孢子器。孢子捕捉结果显示,3月中旬分生孢子开始释放,3月下旬至4月中旬释放达到高峰,之后释放量逐渐减少;雨后分生孢子释放量明显增加;6月下旬田间发病新梢上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器,并出现空腔现象。病菌只能通过伤口侵染枝条和果实,但不能侵染叶片。研究结果揭示了桃枝枯病的发生规律,为该病的适时防控奠定了基础。
出处
《中国果树》
2016年第2期13-17,21,共6页
China Fruits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1-2-02)资助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4)2015
CX(15)1020]资助
无锡市农业科技支撑项目(CLE01N1410)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