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叙事:因素抑或传统——评董乃斌主编《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旅美学者陈世骧教授1971年提出“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以来,“中国文学抒情传统”作为一个极富阐释效能的理论命题,已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以龚鹏程为代表的质疑声,如今也日趋缓和。
作者
李伟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项目"诗史关系的哲学辨正"(批准号:SK2012A147)成果
关键词
文学叙事
传统研究
董乃斌
主编
抒情传统
文学传统
学术界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3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0
1
张晖,编.《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6页.
2
黑格尔 贺麟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
3
希尔斯.《论传统》"导论",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1页.
4
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胡其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
Renfi Wellek, Discriminations: Further Concepts ofCriticis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 31-47.
6
宗白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
陈文忠.
论“文学自觉”的多元历史进程——30年“鲁迅问题”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61-75.
被引量:5
8
王德威.《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引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2页.
9
李伟.
诗中有史不是史,史蕴诗心终非诗——事实与价值视域下文史关系的哲学辨正[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607-614.
被引量:3
10
傅璇琮.《大文学史观丛书·总序》,葛兆光《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二级参考文献
73
1
姚孝遂.
论甲骨刻辞文学[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11(2):61-71.
被引量:11
2
龚克昌.
论汉赋[J]
.文史哲,1981(1):61-70.
被引量:26
3
孙明君.
建安时代“文的自觉”说再审视[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6):44-51.
被引量:26
4
张少康.
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2):75-81.
被引量:64
5
赵敏俐.
“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2005(2):155-167.
被引量:77
6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96.
7
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8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M]//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9
约翰·格罗斯.牛津格言集[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394.
10
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7.
共引文献
23
1
文雯,吴玥.
人文基础学科的知识属性和时代挑战[J]
.大学与学科,2023,4(4):48-60.
被引量:1
2
李伟.
求考据与哲思的双美之合——以杜诗学研究为中心的讨论[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8,0(2):454-468.
3
危磊.
论中国山水画圆融和谐的艺术境界[J]
.中州学刊,2004(6):197-199.
被引量:3
4
李红岩,王晓鹃.
《古文苑》收录标准初探[J]
.社会科学家,2009,24(11):15-18.
5
宋莉华.
传教士汉文小说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J]
.文学评论,2011(1):57-62.
被引量:7
6
王文生.
“诗言志”文学纲领与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比较--“诗言志”诠之五[J]
.文艺理论研究,2011(2):2-10.
被引量:4
7
李怡.
“新诗现代化”及其中国意义——重温袁可嘉的“新诗现代化”思想[J]
.文学评论,2011(5):122-129.
被引量:5
8
鹿丽萍.
论黑格尔的真理观[J]
.理论月刊,2000(8):20-22.
9
陈越.
吴兴华毕业论文的诗学旨趣[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3):41-52.
10
赵黎明.
“诗分唐宋”与新诗的“知性革命”——传统诗学脉理中的梁宗岱、袁可嘉新诗理论[J]
.文学评论,2013(4):89-9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李春丽.
辛词典故的模糊叙事[J]
.职大学报,2008(1):57-58.
被引量:2
2
王学典.
历史研究的致用寓于求真之中[J]
.文史哲,1993(6):87-92.
被引量:8
3
张文利.
宋词中的双城叙事[J]
.文学评论,2009(1):49-54.
被引量:6
4
董乃斌.
古典诗词研究的叙事视角[J]
.文学评论,2010(1):25-32.
被引量:42
5
杨海明.
词学研究之展望——对今后开展词学研究的管见[J]
.中国韵文学刊,1993,7(0):46-55.
被引量:5
6
闵敏.
一个被人遗忘的词体——游仙词研究[J]
.学术探索,2012(3):130-132.
被引量:1
7
李伟.
诗中有史不是史,史蕴诗心终非诗——事实与价值视域下文史关系的哲学辨正[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607-614.
被引量:3
8
刘扬忠.
清真词的艺术成就及其特征[J]
.文学遗产,1982(3):89-99.
被引量:3
9
冯婵.
论苏轼以典代叙与词的叙事性[J]
.中华文化论坛,2014(2):33-38.
被引量:4
10
刘扬忠,赵赟.
从词序互文看姜夔词的叙事特色[J]
.社会科学战线,2014(5):127-13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李伟.
人造与天然:人文领域性质、功能和方法之关系的再思考[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6):80-85.
被引量:3
2
雷晶晶.
词体叙事研究反思与展望[J]
.中国韵文学刊,2023,37(4):95-100.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伟.
求考据与哲思的双美之合——以杜诗学研究为中心的讨论[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8,0(2):454-468.
2
李伟.
康德“存在不是实在谓词”论题诠证[J]
.哲学动态,2020(9):69-78.
被引量:4
3
唐振.
积用成体:欧阳予倩对现代戏剧本质的诠释探赜[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8(6):86-91.
1
陈冠明.
走进李商隐的内宇宙——读董乃斌《李商隐的心灵世界》[J]
.博览群书,2013(10):36-37.
被引量:1
2
陈伯海,王立.
文学史研究随谈[J]
.文艺理论研究,1998(1):2-6.
被引量:3
3
郭文镐.
许浑弃官东归考[J]
.北方论丛,1989,0(6):69-75.
被引量:1
4
赵玄览.
董乃斌的李商隐研究[J]
.焦作大学学报,2014,28(4):76-79.
5
筝柱.
中国韵文古典形式的命运[J]
.文学遗产,1988(5):138-139.
6
傅修延.
扬“叙事大国”雄风 辟小说研究新径[J]
.中国社会科学,1996(4):201-203.
7
刘学锴.
古代诗人研究的新尝试与新探索──评董乃斌著《李商隐的心灵世界》[J]
.文学遗产,1994(3):115-117.
被引量:3
8
李霆.
千江水月——一部文人书写的《中国文学史》[J]
.中国西部,2012(9):122-125.
9
肖瑞峰.
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的新开拓[J]
.文学遗产,1996(3):116-117.
10
汤清国.
从周密笔记看中国古代笔记的叙事特征[J]
.江南论坛,2016(11):33-35.
被引量:1
文艺研究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