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张娟教授治疗瘿病验案一则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张娟教授根据瘿病的发病特点,认为情志不畅为瘿病的始动因素,其进展大致可分为肝郁气滞期、痰凝血瘀期、气阴两虚期三个阶段,并分别予以逍遥散加减,温胆汤加减,生脉散或玉屏风散加减治之,同时强调情绪的调节需贯彻该病治疗的始终。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8期33-34,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 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15.
  • 2裘沛然,邓铁涛,王永炎,等.中华医典(中文版)[DB/CD].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2000.
  • 3谢晓丽,米烈汉.米烈汉教授临证验案选粹[J].光明中医,2012,27(1):157-158. 被引量:4
  • 4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
  • 5邓中甲.方剂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2.

共引文献18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