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是决定林火是否能够发生以及火势蔓延速度的最基本指标,在林火预测预报中被广泛应用。介绍了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在林火监测中的应用及其与气象要素、火险等级之间的关系,并对国内外几种主要的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
李胤德
崔晓
文鹏
严家喜
机构地区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森林消防系
江苏省森林防火预警中心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固网南京设计开发部
金光集团广西金钦州丰产林有限公司
出处
《森林防火》
2015年第4期39-41,共3页
JOURNAL OF WILDLAND FIRE SCIENCE
基金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201312213014Y)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
含水率
气象要素
火险等级
分类号
S762.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9
同被引文献
8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7
1
张欢.
基于SuperMap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实现[J]
.森林工程,2011,27(5):50-53.
被引量:13
2
曹宇,陈辉,欧阳华,肖笃宁.
基于多项植被指数的景观生态类型遥感解译与分类——以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3):481-488.
被引量:21
3
王得祥,徐钊.
细小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6,11(1):35-39.
被引量:12
4
张大明,杨雨春,张维胜,张忠辉,谢朋.
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预测模型的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2010,39(3):27-30.
被引量:18
5
魏丽萍,邹林红,韩艳英.
色季拉山地被可燃物含水率与火险等级划分[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472-3474.
被引量:19
6
舒立福,田晓瑞,寇晓军.
林火研究综述(I)——研究热点与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03,16(3):37-40.
被引量:60
7
胡晓径,王盛坤.
森林火险等级气象指标系统的构建与预报方法研究综述[J]
.林业科技情报,2010,42(4):27-2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翟盘茂,邹旭恺.
1951-2003年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干旱的影响[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16-18.
被引量:224
2
万鲁河,李一军,臧淑英.
集成“3S”技术的森林防火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7):88-93.
被引量:24
3
周道玮,刘洪源.
草地可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的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21(2):25-30.
被引量:11
4
顾省亚,赵升平,杨么明,李传华.
湖北省森林可燃物类型区划[J]
.湖北林业科技,1993,22(1):22-24.
被引量:4
5
何忠秋,李长胜,张成钢,马丽华,于力,段向阁.
森林可燃物含水量模型的研究[J]
.森林防火,1995(2):15-16.
被引量:37
6
单延龙,刘乃安,胡海清,张启昌.
凉水自然保护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凋落物层的含水率[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5):41-43.
被引量:23
7
张思玉,蔡金榜,陈细目.
杉木幼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对主要火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4):439-444.
被引量:24
8
舒立福,田晓瑞.
国外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及展望[J]
.世界林业研究,1997,10(2):28-36.
被引量:70
9
杜秀文 李秀茹 王英杰.几种森林类型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8,16(3):87-9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1172-95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1995.
共引文献
139
1
王翔,山长城.
浙江省森林火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5):29-31.
被引量:4
2
刘福江,吴信才,郭艳,孙华山,梅林露.
招远金矿区植被异常及遥感找矿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37(3):444-449.
被引量:9
3
王芳,黎夏,卓莉,夏丽华,钱峻屏,艾彬.
基于Hyperion高光谱数据的城市植被胁迫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6):1286-1292.
被引量:13
4
刘月兰,王玲,王绍明.
准噶尔盆地绿洲-沙漠过渡带植被时空演变特征[J]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3):386-389.
被引量:3
5
葛静茹,秦安臣,张启,赵雄伟,张红霞,赵志江,贾哲.
RS在生态旅游资源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3):193-197.
被引量:2
6
葛静茹,秦安臣,赵雄伟,孙秋华,李明,张锐,贾哲.
叠加分类及其在冀太行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中的应用[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6):681-685.
被引量:5
7
刘曦,金森.
平衡含水率法预测死可燃物含水率的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2007,43(12):126-133.
被引量:53
8
刘月兰.
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65-267.
被引量:3
9
崔霞,梁天刚,刘勇.
基于MOD09GA产品的草地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5):79-87.
被引量:18
10
高国平,魏振宏,祁金玉,王月,信雯,张伟,顾岩.
温度对细小可燃物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4):110-11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81
1
鲍雅静,李政海,韩兴国,宋国宝,杨晓慧,吕海燕.
植物热值及其生物生态学属性[J]
.生态学杂志,2006,25(9):1095-1103.
被引量:98
2
官丽莉,周小勇,罗艳.
我国植物热值研究综述[J]
.生态学杂志,2005,24(4):452-457.
被引量:101
3
刘俪,杨光勇,杨怡,龙运隆.
杉木林可燃物含水率与其火灾危险性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1996,24(2):52-55.
被引量:1
4
单延龙,刘乃安,胡海清,张启昌.
凉水自然保护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凋落物层的含水率[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5):41-43.
被引量:23
5
李世友,王秋华,李本飞,高峰.
滇中10种木本植物鲜叶枝易燃性比较[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26(1):56-58.
被引量:15
6
何忠秋,张成钢,牛永杰.
森林可燃物湿度研究综述[J]
.世界林业研究,1996,9(5):26-30.
被引量:26
7
张思玉,蔡金榜,陈细目.
杉木幼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对主要火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4):439-444.
被引量:24
8
王月,高国平,周绍砚,高玉华,佟文君,陈雪梅.
辽宁西北部地区森林地被可燃物及其燃烧性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5):716-719.
被引量:15
9
单延龙,关山,张姣.
长白山林区防火期主要可燃物类型细根载量和潜在能量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3):39-40.
被引量:2
10
刘波,余树全,郑文达,刘雪松,黄志伟,张子焰.
浙江省生物防火树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
.浙江林业科技,2007,27(2):81-8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张恒,刘鑫源,李星汉,孙龙.
我国气象要素回归法预测地表可燃物含水率研究进展[J]
.森林防火,2018(3):25-31.
被引量:3
2
李东昌,白晋华,南宏伟.
不同混合比例油松辽东栎凋落叶可燃物失水过程比较[J]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5):795-798.
被引量:5
3
刘欣瑜,王琦,刘秀丽.
北京地区13种常绿树种抗火性能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2019,17(6):47-52.
被引量:6
4
韩冰洁,叶江霞.
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24,37(4):46-52.
5
王健宇,邵加云,李星亮,张思玉,闫德民.
栖霞山老龄枫香林凋落物载荷量及潜在燃烧性分析[J]
.森林防火,2019,0(2):15-1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乔虹,白晋华,南宏伟,李东昌,郭晋平.
油松辽东栎凋落叶可燃物载量对火行为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2018,31(9):6-8.
被引量:2
2
乔虹,白晋华,南宏伟,李东昌,李浩培,郭晋平.
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分可燃物混合比例、载量及坡度对点烧蔓延速度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2018,31(1):6-8.
被引量:1
3
杨建华.
壶瓶枣叶片和果实持水力特性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8):65-70.
被引量:1
4
周霄.
金岗库林场主要乔木树种抗火性研究[J]
.河北林业科技,2020(2):5-8.
被引量:1
5
杨丁,郝明灼,侯召斌,喻方圆,梁有旺,邹义萍,张玉.
五种常绿冬青叶片防火性能评价[J]
.广西植物,2021,41(5):780-788.
被引量:1
6
吕沣桐,周雪,丁佳欣,单延龙,尹赛男,刘泓禹,高博,韩喜越.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潜在地表火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7):83-90.
被引量:3
7
张文文,闫想想,王秋华,龙腾腾,李晓娜,普俊,丁宗达.
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火行为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44(5):69-76.
被引量:8
8
王志鹏,张文文,王秋华,王亚荣,龙腾腾,宋春显,李梦远,李岩.
灌木林火灾研究综述[J]
.林业调查规划,2023,48(1):120-124.
被引量:1
9
李贾,兰岚,张佐忠,袁文涛,高德民,宗树琴,业巧林.
基于深度学习的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反演技术[J]
.林业科学,2022,58(10):47-58.
被引量:3
10
兰常军,向华,古恬,秦贺伟,刘韩,吴富雨,郑江坤,崔兴雷,侯贵荣,曾洪.
川西林区常见灌木燃烧性状差异分析[J]
.四川林业科技,2023,44(2):103-110.
被引量:1
1
王栋.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森林火灾危险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2,5(5):548-553.
被引量:3
2
傅美芬,张灿.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火险级关系的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1,11(1):51-58.
被引量:4
3
王慕莲,陈先刚,傅美芬,王沛,王利溥.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条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0,10(1):11-20.
被引量:5
4
刘曦,金森.
湿度对可燃物时滞和平衡含水率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5):44-46.
被引量:8
5
白曼,李景玉,姜怀志.
辽宁绒山羊母羊产绒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5,35(5):15-18.
被引量:5
6
李晓英.
浅谈畜禽出栏何时最划算[J]
.畜禽业,2012,23(6):38-39.
7
罗永忠,车克钧,蒋志荣.
祁连山林区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2):239-244.
被引量:21
8
田年军,宋卫东,赵义发,胡桂艳,刘学芝,张焕良,贾世昌,曹长青.
长白山区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分布规律的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1997,26(3):5-10.
被引量:6
9
李旭.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新算法研究[J]
.绿色科技,2012,14(2):20-21.
10
刘起鹏.
园林绿化苗木规格测量方法的探讨[J]
.广东园林,2013,35(3):64-65.
森林防火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