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长度小间隙缝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SD大鼠40只,切断右侧腓总神经,按实验方法随机分为4组:采用聚乳酸膜缝合腓总神经断端,使神经断端间分别留有0、1、2、3mm间隙(分别为N、E1、E2、E3组)。术后观察大鼠踝关节及足趾背屈活动的恢复情况,记录恢复时间;术后6周观察再生神经解剖形态,测量双侧小腿前外侧肌群肌肉湿重,再生神经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评价神经再生效果。结果N组平均25d恢复踝关节及足趾背屈运动,而E1、E2、E3组则分别为16、22及30d恢复踝关节及足趾背屈活动。术后6周各组大鼠小腿前外侧肌群肌肉湿重比结果由多到少为E1组(0.91±0.08)、E2组(0.83±0.09)、N(0.62±0.12)组、E3(0.54±0.1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见:E1组再生神经较光滑,神经远段直径基本正常;E2组再生神经欠光滑,神经远段直径稍变细;E3组再生神经明显膨大,神经远段明显变细;N组再生神经膨大,神经远段变细。HE染色、S-100蛋白免疫组化观察发现:E1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有序整齐,神经纤维粗大,许旺细胞数量多,髓鞘清晰可见;E2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较有序,神经纤维较粗大,许旺细胞数量较多,髓鞘较清晰:E3组再生神经纤维呈膨胀性生长,神经卷曲成团,排列明显紊乱,远段再生神经直径最小,且许旺细胞数目最少,髓鞘模糊不清;N组再生神经纤维较紊乱,神经纤维直径较细,许旺细胞数量少,髓鞘不明显。测量再生神经纤维数(根/mm2)由多到少为:E1组(343.7±24.5)、E2组(300.2±12.9)、N组(249.9±25.9)、E3组(170.7±3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间隙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效果优于无问隙缝合法,1mm间隙修复效果最佳,随着间隙距离逐渐增加.神经修复效果逐渐变差。
出处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5,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A2014424)
广州海珠区科普计划项目(2014HZKP-TJ-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