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观象授时与文明的诞生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传统文明观的首要义涵乃在于对古代制度及宇宙观的建立,准确地说,古人定义文明并不特别注重他们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至少不以其作为阐释文明的第一要素。物质文明所展现的技术进步事实上是为政治与宗教服务的,而与物质文明的创造相比,先民早期知识体系、礼仪制度与思想观念的形成则在根本上体现着人类摆脱野蛮状态最重要的标志,成为界定文明诞生的真正标准1。
作者
冯时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关键词
宗教服务
技术进步
思想观念
王庭
见龙在田
天人关系
化成天下
昏见
礼仪制度
儒家哲学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179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2
1
冯时.
祖槷考[J]
.考古,2014(8):81-96.
被引量:20
2
冯时.
《保训》故事与地中之变迁[J]
.考古学报,2015(2):129-156.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东汉铜圭表[J]
.考古,1977(6):407-408.
被引量:9
2
欧潭生.
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J]
.考古,1984(4):302-332.
被引量:120
3
牟永抗.
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4(1):10-26.
被引量:114
4
冯时.
殷历岁首研究[J]
.考古学报,1990(1):19-42.
被引量:21
5
冯时.
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J]
.文物,1990(3):52-60.
被引量:122
6
何驽.
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J]
.考古,2004(7):9-24.
被引量:66
7
冯时.
战国楚竹书《子羔·孔子诗论》研究[J]
.考古学报,2004(4):377-418.
被引量:10
8
赵平安.
河南淅川和尚岭所出镇墓兽铭文和秦汉简中的“宛奇”[J]
.中国历史文物,2007(2):70-74.
被引量:11
9
张雪莲,仇士华,蔡莲珍,薄官成,王金霞,钟建.
新砦—二里头—二里冈文化考古年代序列的建立与完善[J]
.考古,2007(8):74-89.
被引量:64
10
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J].燕京学报,1936,(20):542-542.
共引文献
50
1
刘庆柱,刘秀娟.
中华民族“凝聚力”考古学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3):58-68.
被引量:2
2
潘明娟.
地中、土中、天下之中概念的演变与认同:基于西周洛邑都城选址实践的考察[J]
.中国史研究,2021(1):5-20.
被引量:8
3
张程昊.
“成周”铭文铜器考[J]
.三代考古,2023(1):319-332.
4
唐启翠.
“土圭”命名编码的神话探源[J]
.民族艺术,2021(1):87-98.
被引量:3
5
萧圣中.
《周易》师卦“在师中”与《保训》几个“中”字的解读[J]
.古文字研究,2018(1):472-476.
6
许宏.
关于二里头为早商都邑的假说[J]
.南方文物,2015(3):1-7.
被引量:21
7
唐新.
渠首遗珍 河南淅川博物馆藏楚国青铜器鉴赏[J]
.收藏家,2015,0(10):3-8.
8
刘庆柱,韩国河.
中原历史文化演进的考古学观察[J]
.考古学报,2016(3):293-318.
被引量:8
9
赵平安.
(女菐)盘及其“■君”考[J]
.中国史研究,2016(3):41-48.
被引量:2
10
冯时.
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J]
.考古学报,2016(4):445-464.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179
1
谢清果,王婕.
与时偕行:华夏文明传播的时间偏向[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3):41-47.
被引量:10
2
何驽.
再论“最早中国”及其判断标准[J]
.三代考古,2021(1):160-168.
被引量:2
3
童之伟.
中文法学之“权力”源流考论[J]
.清华法学,2021,15(6):5-30.
被引量:13
4
杜军强.
汉代春秋决狱的法理构造——以“春秋之义”的法源地位分析为中心[J]
.清华法学,2021,15(1):194-207.
被引量:6
5
戴向明.
陶寺墓地分析[J]
.南方文物,2019(6):54-75.
被引量:10
6
李新伟.
中国史前昆虫“蜕变”和“羽化”信仰新探[J]
.江汉考古,2021(1):56-72.
被引量:15
7
李海荣.
《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一文介评[J]
.北方文物,2002(2):80-86.
被引量:1
8
白石典之,袁靖.
日蒙合作调查蒙古国哈拉和林都城遗址的收获[J]
.考古,1999(8):86-91.
被引量:8
9
梁星彭,李兆祥,张新治.
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99(4):459-486.
被引量:50
10
高炜,杨锡璋,王巍,杜金鹏.
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界[J]
.考古,1998(10):66-79.
被引量:68
引证文献
12
1
王伟,谭佳.
早期中国思想研究的中西之维——以对巫鸿的评论为视角[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2):409-420.
被引量:2
2
王瑾.
从神兽到神人:夔的不同形象的文化说解及“节”“和”的美学观念[J]
.中国美学,2023(2):179-192.
3
冉景中.
北斗与猪神崇拜起源考[J]
.世界宗教文化,2017(2):139-145.
被引量:2
4
邢玉瑞.
二十八宿体系在中医理论建构中的作用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8):3815-3818.
被引量:2
5
刘桂华.
《诗经》四言句式的文化阐释[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6):4-9.
被引量:3
6
谢清果,王婕.
趣时以和:《周易》的时空传播观[J]
.贵州社会科学,2021(7):64-70.
被引量:1
7
刘佐民.
论南宋钟相、杨幺农民战争纲领与实践特征[J]
.新时代职业教育,2021,19(3):57-60.
8
涂云新.
比较人权文化中的权利与义务——以西方、中华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范式为样本的分析[J]
.人权法学,2022,1(2):57-88.
被引量:1
9
张志强.
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首创性意义[J]
.哲学研究,2023(8):5-14.
被引量:32
10
杨林旭.
中国史前考古学中的权力概念简析[J]
.南方文物,2023(4):188-195.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唐爱军.
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重视角[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12):44-56.
被引量:13
2
段清波,刘艳.
文化遗产视域下的中国长城及其核心文化价值[J]
.中原文化研究,2019,7(6):23-28.
被引量:2
3
冉景中,Hou Jian.
“月宿历”研究——兼论《龟策列传》宋元王之梦占[J]
.孔学堂,2019,6(3):29-42.
被引量:1
4
徐梅.
《诗经》“足四”体式的语言建构[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11):32-34.
5
冯锴.
秦始皇帝陵修建过程的分期研究[J]
.文博,2022(1):22-28.
6
刘兴晖.
萧友梅歌曲文学的教育实践及其启示[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42(2):49-59.
被引量:2
7
岳永逸,刘守峰.
做宗教:使中国成为理论的当代中国宗教研究[J]
.世界宗教研究,2022(5):88-104.
被引量:3
8
朱虎.
《民法典》的人权意涵[J]
.人权,2022(6):98-117.
被引量:6
9
卢言琪,孟启明,陈玉英.
三才理论下《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人气的气运变化交接时间考证[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4):72-75.
被引量:2
10
周建增.
百年中国的海外中国艺术研究学术史动向[J]
.粤海风,2022(5):32-45.
1
华珍.
热贡文化产业化问题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2):75-78.
被引量:1
2
朱筱新.
节与使节[J]
.百科知识,2008(7):53-54.
3
蒋志.
大禹文化与北川[J]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9(6):50-54.
被引量:1
4
杨彪.
永康《醒感戏》与《省感戏》辨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1):16-17.
5
王志跃.
礼以别异 维齐非齐[J]
.竞争力,2009(2):74-74.
6
汤一介.
中国文化能否为“文明的共存”做贡献[J]
.北方人,2007,0(10):48-50.
被引量:2
7
朱宝信.
在“超越”与“非超越”之间──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刍议[J]
.社会科学,1997(1):47-51.
8
王世莲.
试论完颜勖[J]
.北方论丛,1985(6):30-33.
9
刘义萍.
简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媒体人的修养[J]
.当代电视,2012(2):31-34.
10
刘宗迪.
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2):15-18.
被引量:33
南方文物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