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隋唐大运河与柳孜经济文化的繁荣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济渠通航以后,迅速成为南北运输大动脉,而柳孜成了运河之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依据文献与考古资料,通济渠当时宽约40至60米,深约6.5米,通航能力较大,为南北水路交通的必经之地。史料对唐宋通济渠漕运量的记载能够侧面反映出柳孜当年的车水马龙景象;而柳孜所纳的盐税额,出土的唐船、大量石锚和瓷器等则是柳孜古代商业繁荣的直接证据。种种迹象表明,古代柳孜人口繁盛,宗教信仰浓厚,生活富裕。但是,此地亦因地理位置的重要与经济的繁荣而屡遭兵燹。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元明以后,柳孜逐渐衰落。
作者 熊帝兵
出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8-22,共5页 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安徽省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项目"皖北运河文化研究"(AHSKLW2014D0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淮北市博物馆.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 2杨忠文,主编.淮北新韵[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 3邱隆.中国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表及说明[J].中国计量,2006(10):46-48. 被引量:67
  • 4孙尚维,单永玉,朱玉龙.古汴河上的新发现[J].安徽史学,1984(6):58-66. 被引量:1
  • 5朱永德.中国大运河遗产一柳孜考略[C]//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2011一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 6元·脱脱,等.金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5.
  • 7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8:光绪宿州志[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 8唐·杜佑.通典[Z].北京:中华书局,1988..
  • 9元·脱脱,等.宋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7.
  • 10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Z].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共引文献74

同被引文献325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