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差比型数列求和的另解及其拓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材中用错位相减法推导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并在差比型数列求和中广泛应用,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运算繁琐、准确率低等问题,且推广余地不大.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尝试用"裂项相消法"解决差比型数列的求和问题,不仅打破了差比型数列求和固有的思维模式,更对其他数列求和、通项等问题的解决带来了简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
王冠庆
机构地区
余姚市第七中学
出处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16年第6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错位相减法
裂项相消法
差比型数列
分类号
O122 [理学—基础数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新伟.
差比型数列求和的两种通法[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5(6):63-6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
1
胡琼华.
在递推背景下求数列通项的综合方法[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1(6):34-36.
被引量:2
2
陆学政.
挖掘公式推导过程的“显性价值”——以“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为例[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3(11):12-14.
被引量:2
3
刘会金.
2014年高考“数列”专题分析[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4(7):48-59.
被引量:2
4
陈新伟.
探究n∑i=1a_i<A型的数列不等式的证明策略——兼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7题解法赏析[J]
.中学数学(高中版),2014,0(11):84-8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胡贵平.
多视角看等差乘等比型数列求和[J]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9,0(3):11-13.
1
洪凰翔.
裂项相消法的几种变换技巧[J]
.中学数学月刊,2001(3):39-40.
被引量:1
2
徐学军.
从错位相减法到裂项相消法[J]
.中学数学教学,2014(1):45-45.
被引量:7
3
韩富万.
裂项相消法求(An+B)·q^n型数列问题的前n项和[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1):58-59.
被引量:4
4
夏冬晴,刘莹.
裂项相消法求无穷级数和的探讨[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5):39-41.
被引量:2
5
谢鹏作.
从两道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反思等比数列的构造[J]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16,0(12):34-36.
被引量:2
6
夏华.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与策略[J]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8):56-56.
7
郭继宏.
高考数学《数列》常见题型及解答对策[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09,0(2):74-76.
8
李春雷,李淑燕.
求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J]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0(3):12-16.
9
范花妹,秦庆雄.
用“裂项相消法”证明数列不等式得到的启示[J]
.数学通报,2016,55(8):44-51.
被引量:5
10
林嘉慧.
例说“裂项相消法”求和[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39-41.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