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初中物理渗透协同教学的策略——以《物体的浮与沉》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协同教学是一种多名教师合作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以下采用的是协同教学中的分站式教学以及分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设计了苏科版8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五节《物理的浮与沉》中的实验探究和分析的部分。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师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的课堂主体感。进一步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然而,协同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境与疑惑,主要在于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教师孤立封闭的文化、团队运作效能的落后以及现有教学环境的限制。
作者
陈怡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6年第7期69-75,共7页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
关键词
协同教学
物体的浮与沉
教学策略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13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张世忠,罗慧英.协同教学对国中学生所知觉的科学教师PCK之影响[J].科学教育学刊,2009,17(1):49-52.
2
张强,刘晓剑.
国家精品课程实施中的协同教学模式[J]
.高教探索,2008(5):86-89.
被引量:84
3
钱丹洁,张伟平.
国内协同教学研究述评[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5):3-6.
被引量:33
4
林跃武,曹朝文.
协同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9):128-129.
被引量:7
5
王少非.
协同教学:模式与策略[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3):32-36.
被引量:90
6
王杏飞.
“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的路径透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8):143-145.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聂旦平.
协同教学流程初探(上)[J]
.课程.教材.教法,1992,12(2):14-19.
被引量:5
2
胡高,胡弼成.
大学教学协同创新论[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4):109-110.
被引量:20
3
王少非.
协同教学:模式与策略[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3):32-36.
被引量:90
4
靳远川,张晓蕊.
协同思维与协同教学[J]
.山西科技,2007(4):72-73.
被引量:9
5
张清滨.怎样实施协同教学[J].师友,2000,(387):43-47.
6
[2]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Team Teaching. [EB/OL].Available:http://teaching.polyu.edu.hk J datafiles J R27.html.
8
Van Vleck.J.and Bickford, D. ( 1997 ).Reflections on Artful Teaching.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November.
9
高红瑛.协同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研究月刊,:77-77.
10
协同教学.http://192.192.169.108/2d/citizan/class/class_0201.asp.
共引文献
213
1
吴新星.
基于业师协同教学的新型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探索[J]
.职业技术,2022,21(3):1-6.
被引量:3
2
孟帆,茆汉国,冯江.
“多师同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2022(30):31-33.
被引量:3
3
乔新峥,纪德奎.
语文教科书科学教育价值的遮蔽与敞开——以初中部编本为例[J]
.课程教学研究,2021(5):28-32.
4
王富强,齐礼良,叶海智.
协同教学——促进远程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1):35-38.
被引量:4
5
宁天舒.
ESP跨学科合作教学:高职ESP教学的有效途径[J]
.职业教育研究,2007(12):159-160.
被引量:4
6
姚远峰,齐礼良.
促进远程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协同教学[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4):71-73.
被引量:5
7
崔允漷,郑东辉.
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J]
.教育研究,2008,29(6):78-83.
被引量:127
8
张强,刘晓剑.
国家精品课程实施中的协同教学模式[J]
.高教探索,2008(5):86-89.
被引量:84
9
李富强.
教师协作式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课堂的尝试[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下半月),2008(9):30-32.
10
邓玉,熊志坚.
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控制要素体系初探[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4):146-147.
同被引文献
1
1
郑益霞,于正华,秦桂宝.
对照说明 立足实际 多措并举——浅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的几点思考[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5,33(4):21-2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钱忠诚,王昭民,于正华.
集体备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次高中物理教研组集体备课的观摩反思[J]
.教育观察,2017,6(6):31-3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戴乃赛.
高中物理集体备课的开展实践尝试[J]
.新课程,2017,0(30):149-149.
被引量:1
2
杨涟汛.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研组建设的策略研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11):221-221.
被引量:1
1
周阳.
水的力量——《浮力》教学案例[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0(10):79-79.
2
路永宁.
浅谈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的衔接——个性化教育的校本探索[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1):47-49.
被引量:1
3
鲁进强.
情境创设在《物体的浮与沉》教学中的应用案例[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0,28(5):22-23.
4
周春燕.
让学生主动地学——“物体的浮与沉”教案分析与思考[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32(8):26-27.
5
葛汉洪,孙有花.
促进认知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初探——以“物体的浮与沉”教学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0(1):22-24.
被引量:2
6
陈兵.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迷思概念”的驱离举措——以《物体的浮与沉》教学为例[J]
.湖南中学物理,2016,0(10):28-30.
被引量:1
7
物体的浮与沉[J]
.物理教师(初中版),2009(6):33-34.
8
刘文正.
渗透教育在高中物理学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2017(8):65-65.
被引量:1
9
韦新生.
试析初中物理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践模式研究[J]
.教育观察,2015,4(14):89-90.
10
竹继安,赵君华.
中考数学中的物理问题[J]
.科学课(初中版),2004(09X):32-33.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