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贵州绿茶品质分析研究
被引量: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抓好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2015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689万亩,种植面积已居于全国第一位,综合产值达近百亿元[1]。贵州茶树生长在"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的贵州高原,奇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贵州绿茶品质特征,茶树鲜叶肥壮、内含物丰富、持嫩性强,贵州绿茶的品质特征归结为:嫩、香、鲜、浓、醇。
作者
李俊
蔡滔
周雪丽
郭晓关
杜楠
袁旭
王震
庞宏宇
刘凯
胡胜
杨亚
机构地区
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贵阳)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贵阳)
出处
《中国茶叶》
2017年第7期22-26,共5页
China Tea
基金
<贵州绿茶地理标志>申报项目资金支持
关键词
绿茶品质
茶树生长
茶叶种植面积
综合产值
茶叶水
鲜叶
水浸出物
资源优势
总灰分
品质特征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84
同被引文献
216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96
参考文献
9
1
陈美丽,唐德松,龚淑英,杨节,张颖彬.
绿茶滋味品质的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评价[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4,40(6):670-678.
被引量:50
2
刘晓霞.
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J]
.农技服务,2011,28(8):1215-1216.
被引量:7
3
郭桂义,刘黎,胡强,罗娜.
春季不同时期信阳毛尖茶的化学成分和品质的比较研究[J]
.食品科技,2007,32(9):141-144.
被引量:40
4
童华荣,金孝芳,龚雪莲.
茶多酚感官性质及其对茶叶涩味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06,26(2):79-86.
被引量:62
5
韩孝坤,郭雯飞,吕毅.
原产地域保护绿茶洞庭碧螺春的香气成分[J]
.茶叶,2006,32(3):150-154.
被引量:21
6
程焕,贺玮,赵镭,胡小松,吴继红.
红茶与绿茶感官品质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S1):375-380.
被引量:54
7
代毅,须海荣.
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对龙井茶香气成分的测定分析[J]
.茶叶,2008,34(2):85-88.
被引量:61
8
张颖彬,金寿珍,王国庆,于良子,周苏娟,刘新,鲁成银.
浙江省“十大名茶”感官品质分析及风味轮的构建[J]
.茶叶科学,2015,35(3):225-232.
被引量:17
9
周顺珍,赵华富,周国兰,龚雪,郭灿.
贵州绿茶主要呈味物质含量分析[J]
.贵州茶叶,2014,42(1):19-2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31
1
任健,杨志宏,杨晓文.
四种传统名茶风味成分的比较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1):1-4.
被引量:5
2
程焕,贺玮,赵镭,胡小松,吴继红.
红茶与绿茶感官品质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S1):375-380.
被引量:54
3
古能平.
关于茶叶分类的几点认识[J]
.消费导刊,2008,0(17):198-198.
被引量:3
4
童华荣,唐多友,许瑛,王云,谭和平.
沱茶风味描述感官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8(1):34-37.
被引量:3
5
杨亚军.
茶树育种品质早期化学鉴定——Ⅱ.鲜叶的主要生化组分与绿茶品质的关系[J]
.茶叶科学,1991,11(2):127-131.
被引量:97
6
陈睿.
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31-1033.
被引量:78
7
童小麟.
茶叶灰分及其控制措施[J]
.福建茶叶,2004,27(4):14-15.
被引量:12
8
朱永兴.
茶鲜叶品质周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J]
.茶叶通讯,1994(2):10-13.
被引量:4
9
傅志民.
茶叶感官审评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J]
.中国茶叶加工,2005(1):16-17.
被引量:22
10
浦绍柳,何青元.
不同季节不同工艺的有机名优绿茶品质比较[J]
.中国茶叶加工,2005(1):27-28.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84
1
张铭铭,江用文,袁海波,杨艳芹,邓余良,董春旺,李佳,滑金杰,王近近.
绿茶栗香的形成及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2):129-137.
被引量:8
2
汪雅馨,刘晓媛,许湘楠.
利用陈绿茶制作金银花茶加工工艺的试验研究——以信阳毛尖为例[J]
.茶业通报,2022,44(1):17-22.
3
敖存,唐德松,龚淑英,刘蕾,顾志蕾.
不同鲜叶摊放处理对夏秋茶香气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10,30(5):384-392.
被引量:20
4
高蕙文,杨春芳.
茶叶感官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4):1292-1295.
被引量:10
5
张文锦,梁月荣,张应根,陈常颂,张方舟.
遮荫对夏暑乌龙茶主要内含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06,21(4):360-365.
被引量:24
6
蒋美红,包崇彦,念小魁,刘丽芬,朱东来,者为.
红茶烟用香料的制备、分析及应用[J]
.茶叶科学,2007,27(2):117-119.
被引量:7
7
顾亚萍,钱和.
茶树花香气成分研究及其香精的制备[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187-190.
被引量:25
8
王春叶,童华荣.
滋味稀释分析及其在食品滋味活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12):117-121.
被引量:15
9
刘淑娟,李赛君,黄怀生,郑洪发,常硕其.
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8(5):113-115.
被引量:10
10
郭益红,季小明,房婉萍,肖润林,陈易飞,马运涛,黎星辉.
脲醛控释复合肥对洞庭碧螺春茶树冠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6):741-74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16
1
戴群晶.
用茶末及废茶枝叶提取高纯茶多酚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45-47.
被引量:25
2
黄秋婵,韦友欢,石景芳.
微量元素锌对人体健康的生理效应及其防治途径[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26(1):68-70.
被引量:43
3
马建强,姚明哲,陈亮.
茶树遗传图谱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2010,30(5):329-335.
被引量:16
4
徐文平,李大祥,张正竹,唐茜,宛晓春.
绿茶几种化学组分苦涩味非线性回归分析及在感官审评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2010,30(5):399-406.
被引量:40
5
陈敏星,郭雅玲,郭晓娜.
茶叶中色泽与滋味有效成分的研究态势[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6):1818-1823.
被引量:10
6
程焕,贺玮,赵镭,胡小松,吴继红.
红茶与绿茶感官品质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S1):375-380.
被引量:54
7
王晓萍,吴洵.
炒青绿茶的生化组分和微量元素综合评级[J]
.茶叶科学,1991,11(1):45-49.
被引量:10
8
樊羿,沈阿林.
有机肥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6):54-59.
被引量:14
9
黄力华,汪志君,张凌云,汤泉.
碧螺春茶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及生化成分与感观品质的相关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6):45-49.
被引量:5
10
李晓文,严聃,盛灿梅.
茶叶中水浸出物的提取试验及数学分析[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4):31-3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0
1
陈立杰,张素勤,尹杰,宋勤飞,牛素贞,赵基英,陈丹萍,王胜威,耿广东.
贵阳花溪古茶树遗传进化的SNP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8):33-40.
被引量:18
2
韩丽瑶,李梁,张一帆,蒲继锋,池福敏.
不同产地绿茶红外指纹图谱分析[J]
.茶叶通讯,2019,46(3):329-334.
被引量:2
3
刘菊华,金震,朱本顺,朱昫飏,蒋晨威,王鹏程,王桃云.
碧螺春废弃枝叶营养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8):111-114.
被引量:1
4
李俊,余海游,周雪丽,王志,王艺蓉,胡胜,杨亚,薛朋,吴玉娥,祝愿,蔡滔,雷睿勇.
贵州卷曲形绿茶冲泡方法优化[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8):6266-6272.
被引量:4
5
郭建军,周艺,王小英,马强,武国华,罗晓波.
贵州不同产区代表绿茶的品质特征及香气组分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5):78-84.
被引量:23
6
郭建军,王津津,马强,周艺,李慧慧,武国华.
普定朵贝茶品质与土壤特性的关系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21,36(3):296-304.
7
谢娟,张颖.
影响贵州绿茶品质的因素与提升对策[J]
.农技服务,2021,38(4):69-71.
被引量:3
8
李惠林,金芬,刘文锋,李俊,杨奕海,吴从娟,杨正兴.
赤霉素、吲哚乙酸对贵州雷山绿茶品质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7):162-164.
9
王徐,赵雪,郭建军,蔡云,任欢,任羡,李航.
朵贝茶感官品质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分析[J]
.蚕桑茶叶通讯,2021(6):23-27.
被引量:4
10
杜颖颖,黄向永,邹新武,张俊,林义春.
不同茶树品种雁荡毛峰茶适制性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21(4):60-65.
二级引证文献
96
1
余海游.
茶叶贵州冲泡方法综述[J]
.贵茶,2023(3):20-23.
被引量:1
2
余海游.
不同冲泡方法下石阡苔茶的感官品质特征初探[J]
.贵茶,2023(2):60-65.
3
杨军,孔祥瑞,王让剑,邱丽玲,郑国华,邱陈华.
基于EST-SSR荧光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分析邵武碎铜茶群体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J]
.茶叶学报,2019,60(4):137-143.
被引量:5
4
肖秀婵,黄娜,陈凤连,秦淼,任亚琦,刘佳欣.
一种茉莉花香精缓释微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9):154-161.
被引量:4
5
陆清平,赵翠薇,潘友娜,李雪莲,王杰.
贵州省欠发达山区茶叶种植模式研究——以印江县为例[J]
.农业与技术,2021,41(1):141-146.
被引量:3
6
金方彭,李光华,冷云,吴俊颉,左鹏翔,雷春云.
澜沧江中上游光唇裂腹鱼四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2021,45(1):60-68.
被引量:12
7
金文刚,陈小华,耿敬章,姜鹏飞,裴金金.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分析不同产地“汉中仙毫”气味指纹差异[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47(5):231-237.
被引量:24
8
孙达,张星海,夏兵.
响应面法优化白茶冲泡工艺的研究[J]
.茶叶通讯,2021,48(1):124-130.
被引量:6
9
王宣静,刘远上,刘绍华,白家峰,刘启斌,周奕,贾学伟,许春平.
枫槭叶发酵液为原料美拉德反应制备食用香精[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1,32(5):38-47.
被引量:2
10
陈小爱,蔡惠钿,刘静宜,汤酿,陈树喜,周爱梅.
基于电子鼻、GC-MS和GC-IMS技术分析老香黄发酵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变化[J]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12):70-80.
被引量:21
1
唐克红.
贵州高原水稻病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1990(6):25-26.
2
马达鹏,娄义龙,陶大云.
贵州高原粳稻利用中一些性状的遗传分析 Ⅱ.株高的遗传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1990,18(1):9-15.
被引量:2
3
特异茶树种质资源黄金茶创新与利用[J]
.中国科技成果,2017,0(10).
4
黄超彬.
药用观赏植物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花卉,2017,0(10):44-45.
被引量:1
5
袁阳.
桐柏县艾草种植技术[J]
.河南农业,2017,0(13):49-49.
被引量:5
6
绿野.
四季蒜苔种植技术[J]
.农家之友,2017,0(4):60-60.
7
陈大勇,张学兰,徐文新.
刍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转型发展——基于北京郊区的实践[J]
.农民科技培训,2017,0(6):7-9.
被引量:2
8
刘雪霞.
低温天气对厦门姜目植物危害调查[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7,46(2):158-162.
中国茶叶
201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