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盛唐七古的复古成就及诗史意义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七古在开元中后期至天宝期间,逐步确立了以单句散行、言志述怀为基本特色的艺术体制,并随之拓展了叙事、抒情、讽兴等多种表现功能。真正意义的七古成熟于盛唐,属于古体诗形态的一种,而与七言歌行、乐府相区别。盛唐七古的重要成就,一方面标志着在以歌行为大宗的七言诗史上终于产生了成熟的古体形态,另一方面也推动着盛唐时期复古诗风的深化,故其诗史意义不可忽视。
作者
黄琪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中国诗歌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82-92,共11页
关键词
七古
艺术体制
盛唐诗风
诗史意义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1
蒋寅.
韩愈七古声调之分析[J]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1):5-11.
被引量:9
2
郑学.
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实验性书写——易顺鼎对七古文体的突破与革新[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2):166-173.
被引量:1
3
葛晓音.
杜甫长篇七言“歌”“行”诗的抒情节奏与辨体[J]
.文学遗产,2017(1):61-73.
被引量:13
4
郑韵扬.
知己酬唱对七言古诗表现功能的拓展——以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为中心[J]
.北京社会科学,2021(2):60-74.
被引量:2
5
葛晓音.
李贺部分七古中的“断片”现象及其内在脉理[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9(6):92-10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胡家晋.
古诗声调说与张鸣珂七古声律特色[J]
.中国韵文学刊,2024,38(3):26-36.
1
王清海.
谒沙河净峪寺[J]
.中华诗词,2017,0(7):28-28.
2
王晓梦.
经典气度,诗性忧思——评张炜的《也说李白与杜甫》[J]
.百家评论,2017,0(3):28-34.
3
张振谦.
唐宋时期民族语入诗现象论析[J]
.民族文学研究,2017,35(4):39-46.
被引量:1
4
钟学恒.
空灵藏拙皆真性情——初探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自然意趣[J]
.华夏文化,2017(2):43-46.
5
林彦.
论荀子散文中礼仪思想的基础、特质及现代价值[J]
.普洱学院学报,2016,32(5):55-58.
6
秦亚坤.
因文生事——论《聊斋志异·王十》的典型意义[J]
.长安学刊,2017,0(3):33-36.
7
李光先.
《警幻仙姑赋》文体特征研究[J]
.曹雪芹研究,2017(2):99-108.
被引量:2
中国诗歌研究
201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