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方剂配伍实验研究概述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中药复方药效实验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传统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也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通过拆方比较和正交设计方法研究的古方巳逾50个,已发表的论文超80篇,对方剂的组成原则和配伍变化均有所揭示。
作者
富杭育
机构地区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关键词
方剂
配伍
实验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5
1
黄黎,叶文华,蔡波文,李德凤,刘菊福,刘美兰.
黄芩汤及其组成药物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2):51-53.
被引量:45
2
吴秉纯,孙献芬,杨桂英.
“当归补血汤”配伍学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1989,18(4):41-41.
被引量:8
3
富杭育,李晓芹,郭淑英.
桂枝汤的药理学研究 四、正交设计法的组方分析[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89,5(1):9-13.
被引量:10
4
王学刚.木香槟榔丸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初探[J]中兽医医药杂志,1987(02).
5
韦文哲,吴树勋,王志成,李红,张建新.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衰心、室颤及心肌细胞呼吸的影响[J]河北医药,1983(0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田安民,张玉芝,赵海善,朱宝林,李明亮,何伊霞.
桂枝汤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J]
.中成药,1983(3):25-28.
被引量:10
2
富杭育,李晓芹,郭淑英,郭伟.桂枝汤的药理学研究——一、一般药效学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02).
3
富杭育,田甲丽,谢念祥,郝近大,郭伟.正柴胡饮的方剂学研究[J]中医杂志,1986(02).
4
王爱芳,华卫国,徐永康.对白虎汤清热原理及知母退热成分的初步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06).
5
裴德恺,高静涛,魏玉.复方大柴胡汤对狗胆胰功能的影响及正交实验的初步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01).
6
富杭育,李晓芹,郭淑英.
桂枝汤的药理学研究——三、对小鼠非特异性屏障机能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88,4(4):1-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60
1
张方蕾,赵佳文,胡江慧,肖锟钰,谢颖,雷林,刘艳菊.
基于药理指标评价子芩与枯芩对大肠湿热证的作用差异[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0(7):57-64.
被引量:14
2
陈建真,吕圭源,罗小敏,叶磊.
黄芩汤不同配伍对芍药苷溶出率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2008,36(2):26-28.
被引量:7
3
范颖,陈信义.
当归补血汤源流及配伍效用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0):61-65.
被引量:16
4
张肇宇,王士贞.
舒鼻灵喷剂治疗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07,2(3):138-140.
5
贺玉琢,李晓琴,郭淑英,周爱香,富杭育.
桂枝汤的药理学研究——七、桂枝汤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药理作用比较[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1):1-4.
被引量:20
6
余林中,伍杰勇,罗佳波,黄旭光,邵红霞,林慧.
葛根芩连汤配伍与解热药效关系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663-666.
被引量:29
7
林天明.
新伤药酒的制备及应用[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0,1(5):546-547.
8
徐艳,奚肇庆.
外感发热的中医治疗进展[J]
.甘肃中医,2005,18(1):47-49.
被引量:6
9
孙国华,杜如竹,胡艺.
中药单味药浓缩产品的研究和生产现状[J]
.中成药,1994,16(5):8-9.
被引量:3
10
陈智颖,徐小曼,王媛媛,韩哲,解建国.
温肾补元健脾生肌中药对多发性肌炎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3):278-27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1
1
刘逢臣.
细辛用量与剂型的关系[J]
.中成药,1983(2):41-41.
被引量:8
2
刘小粟.
药味要紧 份量更要紧[J]
.中医杂志,1992,33(5).
被引量:3
3
张明,侯世祥,廖工铁.
复方中药制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Ⅱ)——研究成果、意义,方法评价与展望[J]
.华西药学杂志,1993,8(1):38-41.
被引量:7
4
裴妙荣,闫润红,廖晖,杨文珍,王世民.
四逆汤配伍作用的化学及药效学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3):10-13.
被引量:29
5
王浴铭,张君增,朱风云,刘伟,杨云,范全民,王.
黄连配伍吴茱萸对黄连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2):115-118.
被引量:64
6
裴妙荣,王世民,廖晖,杨文珍.
不同配伍四逆汤的无机元素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9):565-567.
被引量:3
7
李川,江文君,李铁林.
不同煅石决明与决明子配伍对其煎液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22-24.
被引量:6
8
沈联慈,汪文来,王瑞海.
补阳还五汤配伍性沉淀反应的观察与初步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2):51-54.
被引量:2
9
黄熙,蒋永培,臧益民,牛国保.
方剂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1995,26(10):546-549.
被引量:21
10
杨林,陈世国,颜永书.
大剂量蝉蜕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J]
.中医药研究,1996(4):57-5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白海生,孔增科.
中药剂量与疗效的关系[J]
.时珍国药研究,1997,8(3):201-203.
被引量:11
2
白海生.
论方剂药效与剂量的关系[J]
.中医杂志,2000,41(3):133-135.
被引量:15
3
崔蒙.
近10年来中药实验方剂学研究文献分析(Ⅲ)[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2):8-12.
4
王珈.
从现代研究结果看中医复方配伍的科学性[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3):25-26.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朱成兰.
临证中药用量体会[J]
.新中医,2005,37(6):87-88.
被引量:1
2
张青春,李晓光.
论影响中药临床发挥药效的因素[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3):30-31.
被引量:3
3
陶有青,边玉麟.
中药量效关系理论及临床应用初探[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3):1-2.
被引量:8
4
宋姚屏,李昆,吴孟旭,丁维,陈云慧,蒋永光,周训伦.
方剂量效关联的现代研究方法概述[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56-1257.
被引量:16
5
高全泉,任廷革,刘晓峰,张帆,孙燕,汤尔群.
中医方剂药物相对药量改进计算模型[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4):362-366.
被引量:14
6
文德鉴,杨付明.
中药大剂量运用相关问题探讨[J]
.四川中医,2008,26(12):61-63.
被引量:2
7
刘晓峰,任廷革,高全泉,张帆,冯雷,孙燕,陈永义,汤尔群.
中医方剂功效定性和定量研究再探[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92-95.
被引量:13
8
薛春苗,薛润苗.
关于中药剂量的几点思考[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09,38(6):560-560.
被引量:1
9
邓海山,段金廒,尚尔鑫,唐于平.
代谢组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方剂量效关系中的应用[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36(3):198-203.
被引量:19
10
袁保丰,秦黎虹.
穴位贴敷量效关系的探讨[J]
.湖南中医杂志,2010,26(1):85-86.
被引量:6
1
聂建华,阮时宝.
近5年中医复方配伍实验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42-1844.
被引量:1
2
曹蕾,王协和,杨红梅,张婧,宋英.
玄龙止咳方中药物配伍对麻黄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J]
.中药与临床,2016,7(3):22-24.
3
孙有智,赵益,辛增平.
方剂配伍实验研究近况及思考[J]
.甘肃中医,2006,19(10):45-48.
被引量:2
4
谢凤英,夏新华,邹龙,刘学琼.
结肠康微型灌肠剂制备工艺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17(1):40-43.
5
关灵,刘碧波.
痰热清注射液与临床113种药物的配伍实验[J]
.当代医学,2011,17(21):141-142.
被引量:4
6
罗秋品,王田桂,董卫华,杜明才.
华蟾素注射液与12种药物在输液中的配伍实验[J]
.西北药学杂志,1996,11(6):266-267.
被引量:4
7
辛朝生.
红花注射液与常用输液的配伍实验[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22(6):694-695.
8
刘璟,曾平,赵峰,刘继东.
炎琥宁注射液与1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
.中成药,2009,31(3).
被引量:5
9
吕文亮,万晓刚.
近五年《伤寒论》研究述评[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6):17-18.
10
倪晓霓,徐斐.
刺五加注射液与五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
.山东医药工业,2002,21(5):36-37.
被引量:4
中国中药杂志
199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