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成要件理论:形式与实质——构成要件二分性说之提倡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今我国的刑法理论上,针对犯罪构成体系,源自苏俄四要件封闭式体系与德国的阶层体系之间形成激烈的交锋。在笔者看来,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的主张很明确,那就是直接引进德日阶层体系,以违法和责任为基础重新构建犯罪论体系,可问题是,究竟如何把握阶层之间的关系才是较为妥当的,这是重构者们必须面对的。
作者
王俊
机构地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
出处
《刑事法评论》
CSSCI
2011年第1期1-39,共39页
Criminal Law Review
关键词
构成要件理论
违法性
犯罪论体系
陈兴良教授
犯罪构成体系
法益
阻却事由
张明楷教授
德日
罪刑法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9
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48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1
1
约阿希姆·福格尔,喻海松(译).
纳粹主义对刑法的影响[J]
.刑事法评论,2010(1):283-312.
被引量:11
2
周详.
刑法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J]
.法学研究,2010,32(3):57-70.
被引量:58
3
陈兴良.
四要件:没有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J]
.法学家,2010(1):21-30.
被引量:35
4
山口厚,付立庆.
犯罪论体系的意义与机能[J]
.中外法学,2010,22(1):23-31.
被引量:16
5
陈兴良.
客观归责的体系性地位[J]
.法学研究,2009,31(6):37-51.
被引量:43
6
陈兴良.
四要件犯罪构成的结构性缺失及其颠覆——从正当行为切入的学术史考察[J]
.现代法学,2009,31(6):57-75.
被引量:47
7
郑军男.
德日构成要件理论的嬗变——贝林及其之后的理论发展[J]
.当代法学,2009,23(6):59-69.
被引量:11
8
陈兴良.
行为论的正本清源——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中国法学,2009(5):172-190.
被引量:35
9
陈兴良.
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刑法学的反思性检讨[J]
.法学研究,2008,30(6):96-111.
被引量:84
10
松宫孝明,张小宁.
犯罪体系论再考[J]
.中外法学,2008,20(4):566-579.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439
1
周长军.
犯罪论体系的程序向度:研究误区与理论反思[J]
.清华法学,2008,2(3):119-132.
被引量:23
2
王世洲.
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概念的双重结构和功能[J]
.法学研究,1998,20(5):116-125.
被引量:64
3
陈忠林.
从外在形式到内在价值的追求──论罪刑法定原则蕴含的价值冲突及我国刑法应有的立法选择[J]
.现代法学,1997,19(1):30-40.
被引量:48
4
陈劲阳.
新康德主义与新古典犯罪论体系[J]
.当代法学,2004,18(6):82-88.
被引量:16
5
郑军男,齐玉祥.
德日犯罪论体系思维模式探究[J]
.当代法学,2004,18(2):134-141.
被引量:6
6
赵秉志,肖中华.
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历程[J]
.河北法学,1998,16(3):7-10.
被引量:7
7
李立众,柯赛龙.
为现行犯罪概念辩护[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2):54-61.
被引量:31
8
陈兴良,刘树德.
犯罪概念的形式化与实质化辨正[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6):92-101.
被引量:44
9
樊文.
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兼析新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1):26-28.
被引量:127
10
张明楷.
刑法理念与刑法解释[J]
.法学杂志,2004,25(4):11-14.
被引量:66
共引文献
1484
1
蔡桂生.
刑法中假想正当化的责任效果:法律效果转用之责任说的辨析、质疑及回应[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1):58-67.
被引量:6
2
贝金欣.
反思操纵证券市场结果及因果关系之构成要件地位——新修订《证券法》第55条“意图影响”要件之解释[J]
.证券法苑,2020(3):116-133.
3
曲新久.
刑法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本质把握——兼评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之争[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4):99-110.
被引量:3
4
皮勇.
网络黑灰产刑法规制实证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1):18-40.
被引量:27
5
童德华.
刑事合规司法效果的厘定及其刑法证成[J]
.政治与法律,2023(2):63-76.
被引量:9
6
刘艳红.
形式入罪实质出罪:无罪判决样本的刑事出罪机制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20(8):120-135.
被引量:71
7
兰楠.
前置法为“刑民交叉争议案件”提供的出罪思路[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6):37-53.
被引量:4
8
刘艳红.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少捕慎诉慎押实质出罪机制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1):35-54.
被引量:31
9
刘明祥.
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及其完善路径[J]
.政法论坛,2023,41(3):81-94.
被引量:1
10
谭冰霖.
行政处罚构成要件法定原则的逻辑展开[J]
.政法论坛,2022,40(4):44-57.
被引量:17
1
张娟,季凯.
政府雇员职业道德:逻辑起点、二分性及其构建[J]
.学术论坛,2006,29(7):77-81.
2
刘存玲,赵林栋.
多元行政绩效评估机制研究[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11):154-154.
3
贾焕银.
社会法学派的法律漏洞观及其启示[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4):9-16.
被引量:7
刑事法评论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