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8-202,共5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参考文献13
-
1《小泽口出狂言欲何为》,光明日报,1999—1—8.
-
2..首相表示"周边事态"范围在日美安保范围内,新华社东京..,,1999-1-28..
-
3大久保利谦.《近代史史料》.吉川弘文馆,1965:144.
-
4水井秀夫.《自由民权与王皇制.讲座日本历史近代篇》.河出书房,1954:151.
-
5大山梓:《山县有朋意见书》,原书房1966年版,第196-200页.转引自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
6藤村道生.《日清战争》,岩波书店,1974:45.
-
7吴廷缪.《日本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第1028页.
-
8高仓彻一.《田中义一传记》,下卷.原书房,1981:652.
-
9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第一卷,青木书店,1954:247.254.
-
10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年表与主要文书》.下卷.原书房,1969:438.
同被引文献14
-
1王如绘.《江华条约》与清政府[J].历史研究,1997(1):84-91. 被引量:4
-
2王如绘.《江华条约》与日本大陆政策的实施[J].抗日战争研究,1999(4):24-40. 被引量:7
-
3谢俊美.宗藩政治的瓦解及其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5):41-48. 被引量:13
-
4申晓若.“朝美友好通商条约”的出台及其实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4(2):72-74. 被引量:1
-
5翟文奇.1874—1894年日本对华策略探源[J].求是学刊,1996,23(5):108-110. 被引量:1
-
6傅玉能.论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J].近代史研究,1995(1):126-137. 被引量:1
-
7权赫秀.《江华条约》与清政府关系问题新论——兼与王如绘先生商榷[J].史学集刊,2007(4):20-26. 被引量:6
-
8周彦.论日本与近代东亚国际关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49-152. 被引量:1
-
9王如绘.再论《江华条约》与清政府——兼答权赫秀先生[J].东岳论丛,2011,32(6):60-66. 被引量:2
-
10张礼恒.清政府与《江华条约》关系新论[J].社会科学研究,2018,0(4):124-130. 被引量:1
-
1张诚.日美安保体制的形成与演变[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19(3):13-14.
-
2赵丹.浅析日美同盟的强化对亚太地区的影响[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6):71-74.
-
3王献志.日美新安保体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危害及对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82-85. 被引量:1
-
4权万学,房永学.冷战结束之后的韩中日关系[J].国际政治研究,1997,18(2):56-63.
-
5周小毛.当前大国之间关系发展的新态势[J].新湘评论,1996(6):22-23.
-
6张占顺.新日美安保体制述评[J].高校社科信息,2001(4):19-21.
-
7孙承.新日美安保体制评析[J].国际问题研究,2001(1):47-51. 被引量:2
-
8天宁.日美安保体制的昔与今[J].乡镇论坛,1996(6):46-46.
-
9李小明,王红伟.从反垄断法的公法性质论其立法修改及完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6):111-116. 被引量:2
-
10阎静,王军.冷战结束后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2):74-7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