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性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演进。作为一种思潮,马克思主义不仅属于意识形态同时也属于文化形态。它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汲取了两千多年来人类历史中思想文化领域最具珍贵的东西,显示出很大的包容性和共通性。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通过交流、交融和交合,提升和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融为一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作者
李彦虎
机构地区
遵义医学院
出处
《党史博采(下)》
2016年第10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相融性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毛泽东选集( 第4 卷). 人民出版社,1991 年: 第1471 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46-47,44,39-53,17,19,44,39-53.
3
[2]周秉钧注译.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
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李世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分析[J]
.学理论,2011(5):1-2.
被引量:2
6
孙勇胜.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青海社会科学,2002(1):15-19.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刘晓虹.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几点思考[J]
.甘肃理论学刊,1999(1):16-19.
被引量: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何继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秦龙.
马克思从“共同体”视角看人的发展思想探析[J]
.求实,2007(9):11-15.
被引量:12
6
邵发军.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探讨——兼与《马克思对‘共同体’的探索》一文商榷[J]
.社会主义研究,2009(3):18-22.
被引量:11
7
陈雅颖.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4-1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8
1
赵康太.
对共产主义认识的理论反思[J]
.社会主义研究,2004(4):31-33.
被引量:7
2
汪前元,刘寒梅.
论国家起源的历史性和文化性[J]
.社会主义研究,2004(6):117-120.
被引量:3
3
刘虹,于作敏.
王韬民本思想论略[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38-42.
被引量:1
4
徐福来.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如何“回到马克思”?[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6):35-39.
被引量:2
5
姜武堂.
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四大根基与毛泽东的历史贡献[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1):72-76.
被引量:2
6
陆剑杰.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进展——以毛泽东提出的十个哲学学术问题为例[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1):129-135.
被引量:1
7
苗贵山.
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的追问[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3):42-46.
被引量:5
8
崔希福.
制度的本质及其起源的唯物史观解析[J]
.天府新论,2006(4):12-16.
9
许光伟.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层面——兼谈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指导[J]
.理论学刊,2006(7):55-58.
被引量:5
10
布署.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两个理论前提的认识[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58-60.
1
马丽.
略论世界文化在改革开放中的相融性[J]
.哈尔滨学院学报,1998,20(1):41-42.
2
庄严.
谈文化的属性及其对语言的影响[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01):478-478.
3
满广馨,郭启芳.
文化强国 德育为先 传统文化 造就英才[J]
.科技信息,2012(7):288-288.
4
李志凯.
和谐社会的教育理念——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
.现代企业教育,2009(2):145-146.
5
郑涛.
马克思主义与佛教相融性研究[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6-67.
6
杨.巴雅尔,王静安.
从滇、川蒙古族文化现状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3):13-17.
被引量:6
7
胡晓靖.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与发展[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3):23-28.
被引量:4
8
钱朝阳,孙金滟.
不是“沙漠”是“绿洲”——漫谈澳门文化[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5):15-20.
9
董晓鹏.
小议典故型成语的国学意义[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6):196-196.
10
包节.
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J]
.中国商论,2014(3Z):12-14.
党史博采(下)
201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