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众生活的起居注——口述史的另一种可能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当前,口述史日益兴盛,而且形态多样化。从口述史采集的主体而言,有学术机构、政府部门或民间公众的区别;从口述史采集的目的而言,有史学研究、史料保存、形象宣传、人事纪念等不同用途。同时,口述史采集又有一个比较共同的特点,就是回忆性甚至抢救性。所谓回忆性是指当前口述史更多的是邀请高寿者通过回忆讲述亲身经历的历史,所谓抢救性是指为了避免老人过世造成口述者的消失,口述史中会出现高寿者优先的习惯。因此“请老人讲历史”就成了口述史给人的一般印象。历史记忆特别是高寿者的历史记忆,当然是口述史的重要内容,但是口述史概念本身,并不必然要求以历史回忆作为口述内容。口述史的本质属性,是以口述形式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料,有别于文献形式的历史资料。文献形式的历史资料可以依据原始性分为多个层次,因此有第一手、第二手、第三手资料的区分。所谓第一手资料,或称原始资料,一般是指不以历史叙述形式出现的原始文件,如档案、信函、日记、契约等。
作者 吴铮强
出处 《民主与科学》 2018年第4期78-79,共2页 Democracy & Scienc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