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当代文坛,很少有作家比王安忆更善变且焦虑而惶惑了。自出道以来,王安忆先是参与知青文学的大潮,而后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并尝试突破(《69届初中生》);沿着这一脉络,1985年前后,写出了《小鲍庄》式的寻根作品。同样是知青文学的背景,又有《隐居的时代》这类表现出对知青生活的多重态度的作品和《流逝》及《米尼》;正是后一种类,开启了王安忆后来的海派写作的风格。本以为,王安忆会顺着《长恨歌》所发扬的海派风格一路下来,后来作者也确实表现出把有关上海的想象回溯到历史的深处的尝试,这就是《天香》,以及《富萍》《流水三十章》《启蒙时代》和《月色撩人》等。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0,共10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