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14-16,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74
-
1潘云鹤.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的范式变革与未来展望[J].科教发展研究,2021(1):11-23. 被引量:11
-
2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54-60. 被引量:42
-
3吕萌,孔寒冰.工程教育可持续创新的基础——兼评美国NSF的两项计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34-38. 被引量:2
-
4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35-38. 被引量:194
-
5曾开富.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学科布局的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S1):135-143. 被引量:8
-
6王建声,魏保立,杨明宇.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68-70. 被引量:4
-
7许建虹,岳鲁锋.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和实践的理论分析及改革措施[J].科技资讯,2007,5(13):154-155. 被引量:12
-
8周爱东,杨红晓,赵蕾,王庆.大工程观背景下开放型化工仿真实验的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01-103. 被引量:38
-
9胡沛泉.麻省理工学院由工学院转化为理工学院的经验值得借鉴[J].高等教育研究,1985,6(3):52-56. 被引量:1
-
10黎难秋.麻省理工学院独特的教学结构[J].比较教育研究,1984(6):18-2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53
-
1黄海荣.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3):146-148. 被引量:21
-
2王建声,魏保立,杨明宇.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68-70. 被引量:4
-
3许建虹,岳鲁锋.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和实践的理论分析及改革措施[J].科技资讯,2007,5(13):154-155. 被引量:12
-
4周爱东,杨红晓,赵蕾,王庆.大工程观背景下开放型化工仿真实验的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01-103. 被引量:38
-
5杨道莲,盖宇仙,杨有海.普通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社科纵横,2004,19(4):173-174.
-
6杨道莲,盖宇仙,杨有海.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实施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分析[J].甘肃科技,2004,20(7):173-174. 被引量:2
-
7王蕴,孙静,葛莉.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4):26-28.
-
8瞿福平,马璟,汪慧.通往成功:MIT工学院本科实践机会计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83-84. 被引量:10
-
9苏永强,黄玲.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工程教育改革[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43. 被引量:21
-
10饶华球.新时期工程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5(6):104-10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441
-
1陈芳芳,陈辉.工程管理专业“虚实结合”的BIM实践教学研究[J].居舍,2019,0(31):164-164. 被引量:1
-
2那威.行业特色高校转型期构建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22(2):49-53.
-
3曹小华,占昌朝,刘建华,严平,吴传保,杨涛.化学化工类专业应用型人才“产联研训赛”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2,39(2):31-36. 被引量:3
-
4孟宗,王艳,刘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内涵式发展[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6):196-198.
-
5张伟杰,付晓莉,车江宁.基于TRIZ理论的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0):148-151. 被引量:3
-
6王琨琦,陈国军,左妍,杨焕欣.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仿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3):115-119. 被引量:3
-
7黄天立,吴韬.基于注册结构工程师制度探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18(S1):94-96. 被引量:11
-
8陈新艳,张安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借鉴价值[J].理论月刊,2008(10):166-168. 被引量:34
-
9王孙禺,刘继青.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史研究的理论进路与解释框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2):13-18. 被引量:11
-
10宁国荣,郑荣跃,周琛.因材施教,切实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科技资讯,2007,5(30):117-118. 被引量:1
-
1马强.做教师的“合作伙伴”与“勤务员”[J].学校管理,2003(2):14-15.
-
2吕光鑫.太阳宝宝的自述[J].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版),2008,0(Z1):45-46.
-
3董旭午.于无疑处生疑——读《“疑问”是这样产生的》[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5):80-82. 被引量:1
-
4杜乾举.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5):96-98. 被引量:6
-
5盛延晨.姐姐要出嫁了[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2007,0(4):22-22.
-
6卢玉.假如我是小小志愿者[J].小学生作文向导,2008,0(Z2):85-85.
-
7王殿试.“基层的好参谋,群众的好勤务员”[J].中国劳动,1965(10):19-21.
-
8孙天锡.永做人民的勤务员——学习《法兰西内战》的一点体会[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4(2):25-27.
-
9我们党的干部必须是人民的勤务员——兼批“四人帮”篡党夺权、破坏党的建设的罪行[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6(3):46-49.
-
10韩芳丽,周如东.基于教育根本任务的辅导员角色定位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3,0(6):44-4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