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被引量:5
Build up A Perfect Social Credit System
出处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9-11,共3页
Economic Forum
同被引文献26
-
1闵远光.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4(18):108-113. 被引量:3
-
2高鑫.呼唤诚信[J].党政论坛,2002(6):47-47. 被引量:2
-
3林榕.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若干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2):45-47. 被引量:2
-
4甘强.市场经济呼唤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6):63-65. 被引量:3
-
5阮德信.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J].求实,2005(6):43-45. 被引量:13
-
6安贺新.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制度问题的理论基础[J].经济研究参考,2005(43):43-48. 被引量:1
-
7骆慧芳.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4):55-58. 被引量:6
-
8史锦华.谈谈信用对市场经济的作用[J].中国合作经济,2005(6):83-85. 被引量:1
-
9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10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
引证文献5
-
1闵远光.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4(18):108-113. 被引量:3
-
2闵远光.失信惩罚机制的设计和运行研究[J].企业经济,2004,23(10):25-26. 被引量:2
-
3郭清香,林杨.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89-92. 被引量:4
-
4袁庆伟.加强社会信用合力系统建设的对策选择[J].新疆社会科学,2010(1):117-120.
-
5孙良泉,孙莹,张娅,刘志强.基于大数据的济南市社会信用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7):55-6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2
-
1高鑫.呼唤诚信[J].党政论坛,2002(6):47-47. 被引量:2
-
2成会君.中国体育经济活动的信任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9):5-13. 被引量:5
-
3林玮.论高校信用档案建设及信息管理系统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2):219-220. 被引量:1
-
4洪小娟.电信客户信用评价实证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9,28(4):111-113. 被引量:2
-
5袁庆伟.加强社会信用合力系统建设的对策选择[J].新疆社会科学,2010(1):117-120.
-
6李芳颂.科技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5):134-135. 被引量:2
-
7孙倩,何坪华.中国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的执行困境及完善建议[J].世界农业,2017(2):190-195. 被引量:4
-
8叶陈毅,杨蕾,寇冉,崔明凤,李欣诺.大数据视域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治理模式研究展望[J].国际商务财会,2021(14):3-7. 被引量:2
-
9周荣华,丁远一,朱远芯,李鑫.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社会信用体系的水准评价[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4(1):12-21.
-
10陈杏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营商环境影响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21):184-187.
-
1张淑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7(4):21-23. 被引量:2
-
2赵凌飞,赵忠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美中经济评论,2006,6(3):63-65.
-
3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重庆重汽科技,2005(2):38-38.
-
4欧阳卫民.维护社会信用秩序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J].福建金融,2003(1):11-12. 被引量:1
-
5庞娟.对信用缺失的制度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3(2):72-73. 被引量:1
-
6李乃文,李向兵,牛春玲.老工业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10-12.
-
7黄志凌.信用效应认识的深化与信用秩序的恢复和增强[J].财贸经济,2003,24(6):12-18. 被引量:8
-
8融投资小知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0):84-85.
-
9宁洁.对市场经济与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2):78-81. 被引量:4
-
10夏安.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0):5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