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人性根基——基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政治是属人的社会活动,“界定人性内涵”和“符合人性规定”直接构成了政治生活历史的、逻辑的起点,政治人性因而成为政治生活的鲜亮底色与政治哲学的内在根基。从历史来看,颇具代表性的政治人性理论是古典政治时期崇尚德性的“公共人”设定和近代以来追求自利的“自然人”设定,从政治维度来看这两种范式的政治人性理论都具有浓厚的先验色彩和目的论叙事方法,故而既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因此陷入一种虚幻的道德论证。所以,当前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上建构一种具体的、历史的政治人性理论,理清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性理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并以此指导和推进旨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政治进程。
作者 陈绍辉 王岩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8,共8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19JZD00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共引文献169

同被引文献11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