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仿真与后现代表达:鲍德里亚拟像理论中的中国科幻电影解码 被引量:3

Symbol, Simulation and Super-reality: A Study of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Movies since the New Period in Baudrillard’s Theory of Imita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仿象”理论的三个等级科幻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的软肋,现实社会中工业积累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使得电影界鲜有优秀科幻电影出现。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受到西方电影理论与创作理念的影响,吸收和借鉴国外电影经验,在类型上有新的尝试和创新,出现了《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错位》(1986)、《男人的世界》(1987)、《合成人》(1988)、霹雳贝贝(1988)、《大气层消失》(1990)、《隐身博士》(1991)、《魔表》(1990)、《疯狂的兔子》(1997)等。这些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借助某一科幻主题探索社会现实的软科幻电影。直到2019年涌现的《疯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等,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的突破。
作者 周强 Zhou Qiang
机构地区 北京电影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48-52,共5页 Movie Review
基金 2019年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理论)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

  • 1Jean Baudrillard.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 M]. MO :Telos Press, 1972.
  • 2Jean Baudrillard.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 M ].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Press, 1993.
  • 3Jean Baudrillard.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M]. MO. :Telos Press, 1975.
  • 4福柯.词与物[M].上海:三联书店,2001..
  • 5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城市出版社,2002..
  • 6德里克 王宁等译.后革命氛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