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方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然后阐述了地方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接着对地方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地方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作者
吴光永
罗天洪
谷明信
陈晓红
机构地区
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出处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18期10-13,共4页
Western China Quality Education
基金
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编号:171023)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83026,1910-17)。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机器人工程专业
地方高校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43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7
1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郝杰.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1):1-9.
被引量:1618
2
杨毅刚,宋庆,唐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CDIO模式异同分析与相互借鉴[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6(5):45-51.
被引量:72
3
周济.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7):2273-2284.
被引量:1262
4
秦艳芬.
论政产学研的合作机制——兼谈大工程观背景下的工程教育发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4(4):47-51.
被引量:13
5
林健.
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被引量:1662
6
赵继,谢寅波.
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创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5):13-17.
被引量:151
7
吴峰华,李婷雪,李连德,杨哲海,尹竞瑶,王昊,金鑫.
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器人学科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8):189-196.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张云凤.
来自实践的沉思——评吴敬琏教授的《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2(6).
被引量:2
2
王成军,王沛民.
是“产学研”还是“官产学”[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28-33.
被引量:19
3
韩晓燕,张彦通,王伟.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6):6-10.
被引量:96
4
张云洲,吴成东,崔建江,丛德宏.
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116-119.
被引量:33
5
汪应洛.《以当代工程观引领工程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3日.
6
郑南宁.《工程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时报》2005年9月25日.
7
周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须进一步完善》,《中国电子报》2007年3月22日.
8
于兆勤,郭钟宁,吴福根,张湘伟,张焜.
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0):101-103.
被引量:24
9
李刚.
从学位变化看美国高等教育面向新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其启迪(1973—2007)[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25(1):43-57.
被引量:1
10
李智勇,肖正,骆嘉伟,赵欢,李仁发.
湖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0(15):91-9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439
1
黄兆军.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流程探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23(36):56-60.
被引量:2
2
乔颖,李运方.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
.中外企业家,2020(2):175-175.
被引量:5
3
张瑛,郑刚.
西北联大高等工程教育特点及其历史启示[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4):124-129.
被引量:1
4
念潮旭.
“3+4”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福建的实施逻辑、实践矛盾及推进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3):85-91.
被引量:8
5
李丁,陈莎.
我国工程教育研究动态、热点与趋势——基于2000—2019年CSSC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2):12-16.
6
李健旋.
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程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20(1):154-163.
被引量:82
7
时鹏辉,徐群杰,李巧霞.
电力特色环境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21(S01):18-19.
被引量:1
8
丛浩熹,胡雪锋,徐衍会,李庆民,赵海宇.
以创新为导向、先实验后理论的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41(S01):401-410.
被引量:12
9
宋亚卿.
“新工科”视域下教材出版的基本探究[J]
.新闻传播,2019,0(23):56-57.
10
施子楷,刘敬,周海伦,王鑫,张枫华.
基于GIS的钢铁企业智能化工厂管理系统初探[J]
.冶金自动化,2023,47(S01):248-252.
同被引文献
7
1
莫甲凤.
基于耦合系统理论分析MIT工程教育的三次教学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3(5):108-114.
被引量:11
2
顾佩华.
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6):1-13.
被引量:592
3
肖凤翔,覃丽君.
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改革的形成、内容及内在逻辑[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6(2):45-51.
被引量:111
4
吴峰华,李婷雪,李连德,杨哲海,尹竞瑶,王昊,金鑫.
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器人学科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8):189-196.
被引量:27
5
史金飞,郑锋,邵波,缪国均.
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南京工程学院项目教学迭代方案设计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8(2):106-112.
被引量:99
6
余维新,邓玫.
产学研协同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与工程教育改革——以美国欧林工学院为例[J]
.决策咨询,2020(6):61-65.
被引量:6
7
曾永耀.
《悉尼协议》和《华盛顿协议》的主要异同——《悉尼协议》对我国高职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启示[J]
.知识文库,2019(2):215-21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吴光永,罗天洪,付强.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1,6(3):61-6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俊逸,马文静.
OBE理念下机器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科教导刊,2022(34):48-50.
被引量:2
2
杨婧.
新工科背景下多方协同智能制造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究[J]
.就业与保障,2022(7):148-150.
被引量:2
3
陈水生,张登攀,陈国强.
基于项目驱动且企业全周期介入的课程教学改革[J]
.科技视界,2022(24):115-117.
4
李昆,努尔阿米娜·希尔艾力,刘向东,李嫦敏.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路径与实践——以新疆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2,51(6):231-233.
5
张志红.
基于新工科的机器人课程教学实践[J]
.集成电路应用,2023,40(6):68-69.
被引量:2
6
马海舒,陈海军,李辉,王新莉.
机器人工程专业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3,44(11):34-36.
被引量:1
7
王可庆,田浩,李鹏.
机器人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J]
.电子技术(上海),2024,53(5):360-362.
1
孙志辉.
机器人的前世今生[J]
.金属世界,2020(5):51-55.
被引量:1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