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当代文学语言的审美传承与社会规约问题

On the Aesthetic Inheritance and Social Conventions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Languag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般说来,文学语言的组织结构和音义属性受社会形态的制约,文学的发展变化首先表现为语言的发展变化。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始,语言一直被认为是构成文学形式的基本"质料",在克莱夫·贝尔著名的文学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论断中,"语言"也是形式的主要内容。农耕时代的抒情文学强调"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的炼字境界;现代社会的叙事文学坚持"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①的观点。从"立象以尽意"的抒情文学到"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叙事文学,都认同文学语言的本体主义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个人化写作、网络文学等创作潮流的相继兴起,当代文学进入到"后语言时代",这时候的文学语言出现了极端日常化、通俗化、大众化的倾向。
作者 王晓岗 张诗曼 Wang Xiaogang;Zhang Shiman
机构地区 渤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26,16,共5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金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大众传媒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研究”(L17BYY004)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