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彼得·潘》是一部“反成长”主题的童话,在儿童与成人“代际”的框架中,内蕴着性别界分及社会角色预设的刻板印象。这种脱逸于儿童镜像“母本”的性别意识的“发现”,因被更深层次的性别政治消蚀而遮蔽了“完全生命”形态的儿童主体性。身份问题是性别政治的原点。在对位置与声音的配置过程中,不同话语诉求所形构的博弈介入了性别政治的空间赋义。罗丝基于该文本而阐发“儿童小说之不可能”的质疑,构筑于儿童文学借成人来反成人的逻辑上,触及了儿童文学的本体问题。对于这种质疑的反思路径是返归儿童文学的“元概念”,深植于文本内外的情境与结构的内核,融通儿童文学“描述性”概念与“结构与关系”概念的可能性。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36,共7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研究”(18AZD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