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宋明理学工夫论的拓展与诠释歧异——以耿宁、安靖如为例

The Exploration and Deviation of the Interpmtaion of Nee-Confucian Them of Moral Cultivation:the Examples from Iso Kem and Stephen Angl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学界出现了以现象学与美德伦理学的视域来诠释宋明理学工夫论的研究。这种跨理论的诠释固然应当受到鼓励,但若不澄清不同理论之间的异质性概念,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歧异。以现象学的诠释为例,耿宁严守只分析意识的立场,使他忽视了宋明理学在超越层面的表达,以致得出刘宗周的诚意说与王畿的顿悟说相类似的错误结论。以美德伦理学的诠释为例,安靖如欲把朱子与阳明的工夫论诠释为能够发展出知性美德的实践方法,然而事实上,这并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作者 姚育松 Yao Yusong
出处 《当代儒学》 2020年第1期145-161,共17页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55

  • 1方旭东.他人的痛——对万物一体之仁说的沉思[J].学术月刊,2005,37(2):70-75. 被引量:4
  • 2方旭东.同情的限度——王阳明万物一体说的哲学诠释[J].浙江社会科学,2007(2):143-149. 被引量:6
  • 3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 4蔡信安.“论孟子的道德抉择”[J].台湾大学哲学评论,1987,(10):135-175.
  • 5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112页.
  • 6牟宗三.《五十自述》,台湾鹅湖出版社,1989年,第44页,第45页,第46页,第48页,第27页.
  • 7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1.
  • 8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北,2000年,页145-146,页132,页136-137,页132,页142,页2-3,页145,页146.
  • 9牟宗三.《现象与物自体》.台北,1996年,页102-103,页3,页3,页100.
  • 10Heidegger, 1969 ,Zur Sache des Denkens,Tubingen.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